實況報道
電子産品早已成爲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當它們損壞或老舊而變成電子垃圾時,怎樣處理才稱得上妥善?
國家環境局數據顯示,本地每年“制造”的電子垃圾約六萬噸,半數屬于家電和家用資訊科技産品,另一半則是商業和工業廠商丟棄的資訊通信科技設備。
環境局是在調查本地常見電器和電子産品銷量後取得上述數字,發言人受詢時表示:“環境局正在探討幾項電子垃圾的管理框架,更多細節將在今年較遲時候公布。”
電子垃圾顧問公司Vans Chemistry執行總監默爾迪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援引聯合國大學2015年報告表示,新加坡的電子垃圾已經從2009年的8萬4000噸,增至2014年的10萬9000噸;他估計,去年的電子垃圾很可能增至11萬噸。
默爾迪觀察發現,國人對妥善處理電子垃圾的意識不高,也不熟悉電子垃圾處理計劃,甚至不明白其重要性。
科技日新月異,社會愈加富裕,公衆更新電子産品的速度隨之更快,制造出來的電子垃圾也直線上升。然而,受訪電子垃圾業者反映,本地大部分公衆並沒有妥善處理廢棄電子産品的習慣,對回收電子垃圾的意識也有待加強。
電子垃圾顧問公司Vans Chemistry執行總監默爾迪(Venkatesha Murthy)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引述聯合國大學(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簡稱UNU)2015年區域電子垃圾監測報告說:“新加坡每年制造的電子垃圾不斷增加,從2009年的8萬4000噸,增至2014年的10萬9000噸。”
換言之,每個新加坡人每年制造的電子垃圾數量,已經從2009年的17.5公斤,增加到2014年的19.5公斤,增幅約11.4%。
默爾迪說,2009年至2014年期間,電子垃圾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1%;據他估計,新加坡全國在2016年制造的電子垃圾,可能增至約11萬噸。
環境局:將推出管理框架
據了解,聯合國大學區域電子垃圾監測報告在統計數據時,範圍涵蓋消費電子産品(consumer electronics)和電子産品制造商所丟棄的零件或産品等,但依照國家環境局通過調查本地常見電器和電子産品銷量取得的數字,本地每年“制造”的電子垃圾約有六萬噸。
環境局發言人受詢時說:“我們正在探討幾項電子垃圾的管理框架,更多有關研究的細節將在今年較遲時候公布。”
最常見六大電子垃圾
默爾迪觀察發現,人口增長、電子産品保質期縮短,以及電子産品多樣化等因素,導致電子垃圾不斷增加。
“我們的手機具備閱讀電子新聞、照相和錄影等許多功能,但與此同時,許多人也擁有具備相同功能的電子産品,包括平板電腦、音樂播放器和手提電腦等。”
默爾迪說,約40%電子垃圾來自消費電子産品,電視機、手機、電腦、冰箱、洗衣機和冷氣機是六大最常見的電子垃圾。
“撇開手機産品,約72%的公衆每12個月至少購買一種消費電子産品……商家每年推入市場的電視機及售出的音響系統等家電,遠遠超出回收的電子垃圾數量。”
本地處理電子垃圾的業者主要分正式(獲得國家環境局執照的再循環公司)和非正式(如舊貨收購商)兩種。大部分廢棄不用的家電都由非正式業者處理,這是因爲再循環家電所獲取的利潤不高。
默爾迪說:“相對于制造業的電子垃圾,家電産品的金屬成分較少,可爲環保公司帶來的利潤不高,因此它們一般不會成爲正式電子垃圾業者專注的領域。”
公衆電子垃圾意識待加強
默爾迪也觀察到,公衆對妥善處理電子垃圾的意識並不高。他說:“不少國人家裏一旦有不用的電子産品時,只會想到以二手貨方式轉賣它們,從中賺取一些利益。
“公衆對電子垃圾處理計劃不熟悉,不明白其重要性……舊貨收購商在物品再循環方面有一定貢獻,但這並不足夠。”
政商民都扮演重要角色
默爾迪認爲,要有效處理電子垃圾及提高公衆意識,企業、政府和公衆都須扮演重要角色。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定期舉辦路演、在商場及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空間張貼鼓勵妥善處理電子垃圾的海報,並在組屋區設置回收舊手機的“垃圾桶”等。
他也認爲,推行電子垃圾再循環要取得成功,就須制定相關法規並嚴厲執法。
企業回收電子垃圾量逐年增加
電子廢品再循環公司偉翔(Tes-Amm)受詢時表示,除了公共教育,有關當局還必須與學校合作,向年輕一代灌輸用正確方法進行物品再循環的意識。
星和RENEW計劃 電子廢品再循環
電信公司星和(StarHub)自2012年推出全國電子廢品再循環(REcycling Nation’s Electronic Waste,簡稱RENEW)以來,截至去年12月已回收了109噸電子垃圾。回收數量顯示,電子垃圾逐年增加,從2014年的8.7噸激增至2015年的31.7噸,再上升到去年的58.8噸,電纜、手提電腦、滑鼠、手機和路由器是最常見垃圾。
星和透露,雖然每年回收的電子垃圾量不一,但整體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公衆意識提高,以及公司和主要機構建立的合作計劃發揮功效。RENEW將回收桶放置在商場和民衆俱樂部等地點,方便公衆進行電子垃圾再循環。
目前參與RENEW的星和合作夥伴包括偉翔和物流公司敦豪(DHL)等。
談及最常收到的“不正確”電子垃圾,星和發言人指出,他們並沒有接到太多反饋指回收桶受到其他垃圾“汙染”,但他們確實曾在一些回收桶中發現紙巾和紙袋。
凱德“回收”成績可觀
凱德集團去年在旗下八個辦公室大樓展開電子垃圾回收活動,結果在四個多月內收集到的電子垃圾超過7000公斤,第二輪回收活動今年定在七個辦公室大樓展開。
凱德集團首席企業服務官兼可持續發展執委會主席陳成才說,展開回收活動旨在方便租戶員工安全丟棄個人和公司的電子垃圾。他透露,集團在2014年于福南數碼生活廣場推出的首個電子垃圾再循環計劃截至去年6月,已收集到超過3萬2000公斤的電子垃圾。
此外,凱德也同星和合作,去年8月在旗下10個商場放置電子垃圾回收桶,鼓勵租戶和公衆進行電子垃圾再循環。
公衆建議:張貼海報提高公衆意識
林慧盈(25歲,社工)受訪時說,她知道何謂電子垃圾,但不清楚如何妥善處理這些物品。
“從小到大,每當家裏更換新電視或其他家電時,父母就會把舊家電賣給舊貨商,我不知道他們回收後會怎麽處理。我傾向保存、不丟棄舊手機或舊電腦,因爲擔心裏頭的資料可能被盜取。”
林慧盈建議,在人潮多的地鐵站等公共空間張貼海報,提高公衆妥善處理電子垃圾的意識。
電子垃圾業者:近年業務上升25%
妥善丟棄電子垃圾除了可保護環境,也能防止儲存在各類電腦與智能器材內的資料及數據,如個人隱私及商業機密等外泄。
在這個通信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日常使用手機或電腦等科技器材時,難免會將大量信息儲存在內。很多人一廂情願認爲,只要更換器材時通過內置軟件將數據轉移或刪除,便可放心丟棄或轉賣舊器材,其實不然。
專門提供電子垃圾回收服務的Global Ewaste Solutions的公司區域行銷經理李晉源受訪時說,儲存在電子硬盤裏的資料,沒經專人銷毀而落入別有意圖者手中,對方或可透過高端技術,把已刪除的資料還原。
他說,專業的電子垃圾回收業者可確保硬件資料徹底銷毀,方法包括用強力磁鐵爲硬盤“消磁”(degauss),或者把硬盤磨成粉狀。
據李晉源觀察,近一兩年來,Global Ewaste Solutions接到相關電子垃圾回收服務的詢問及生意量,上升約達25%,大多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跨國公司以及金融企業等。
“妥善丟棄電子垃圾的概念在歐美地區已相當盛行,在本地設廠的公司或許受總公司指示,選擇專業公司人員爲他們丟棄電子配備……對金融公司而言,不少數據及資料屬于高級商業機密,一旦外泄就會對公司信譽造成巨大損害。這些公司不敢掉以輕心、胡亂丟棄電子産品。”
李晉源說,爲了讓客戶安心,公司也提供特別擔保,客戶一旦發現公司經手處理及丟棄的電子産品所儲存的資料外泄,公司會視情況賠償。
電子垃圾是什麽
任何被丟棄的電器或電子設備都被歸類爲電子垃圾,包括任何一件需要電源操作的器材及用品。
電子垃圾的主要原材料爲金屬和塑膠,此外也可能含有少許重金屬以及其他有害化學物質;例如冰箱和冷氣機,主要以金屬和塑料組成,但冷卻劑若沒妥善處理,或會損壞地球臭氧層,造成氣溫上升。
電子垃圾因此有必要透過專業人員加工處理,以避免有害物質破壞環境及人們的健康。
■資訊科技器材
·電腦
·手機
·電腦/手機電池
·電腦鍵盤、滑鼠、伺服器、屏幕、充電器
■家庭電器
·電視機、影視光碟播放器、音響系統
·冰箱、冷氣機、洗衣機
·電飯鍋、微波爐、烘爐、熱水爐
■星和(StarHub)全國電子垃圾循環計劃
星和自2012年起推出電子垃圾循環計劃RENEW (REcycling Nation’s Electronic Waste),在一些學校、公寓、購物商場和民衆俱樂部放置電子垃圾回收箱。目前已在全國274個地點設置325個回收箱,專門回收舊電話、手機、電纜、汽車音響、打印機、手提電腦、锂電池等。
■新電信(Singtel)新郵政(SingPost)電子垃圾回收計劃(Singtel x SingPost E-waste Recycling Programme)
這是本地最大的電子垃圾回收計劃。公衆可把不再使用的手機和上網設備,通過郵寄或放進設在特定郵局、新電信零售店和特許零售商的回收桶內。
郵寄電子垃圾的公衆,可向全島八家新電信零售店、58家新電信特許零售商和57家郵政局索取特制的“ReCYCLE”信封,裝好電子垃圾後投入郵箱寄出。
查詢回收桶放置地點等詳情可上網www.recycle.sg
■佳能(Canon)和愛普生(Epson)墨盒回收聯盟計劃
五年前展開的“墨盒回收聯盟計劃”(Project Homecoming)專門回收已用完的墨盒和墨粉盒。此計劃獲得新加坡環境局和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支持。
墨盒回收箱設在全島21所國家圖書館分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