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報道
新加坡將在未來50年面臨海平面上升及氣溫升高等氣候變化帶來的生存威脅。李顯龍總理將在今晚舉行的國慶群衆大會演講中,探討我國應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上月宣布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數項措施,並強調不能單靠政府措施,還促請公衆從個人層面做出改變,“不要忽視聚沙成塔的累積效應”。
本期《實況報道》訪問環保倡導者、非政府組織及企業,了解他們如何做出自身貢獻,以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共同爲資源日漸枯竭的地球盡一分力。
新加坡人口密集,土地匮乏,三分之一地區高出平均海平面不到五米,爲擴展用地建立“海上浮城”的想法在許多人看來是異想天開,不過在新加坡浮動解決方案學會主席林順興(75歲)眼中,這正是我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可能之一。
國人最熟悉的超大型浮動結構或許是濱海灣浮動舞台。曾任吉寶船廠總經理的林順興介紹,利用海洋擴大活動範圍絕非打破傳統的另類創想。例如,全球各地爲鑽井平台工人打造的水上住宿(floatels)已相當普遍;日本建設了1000米長的試驗性機場跑道;荷蘭港口城市鹿特丹有世界首個浮動農場,設施的電力全由浮動太陽能板生成,水源則從收集到的雨水過濾而得,因此比起在陸地上碳足迹大幅減少。
林順興提倡的“海上浮城”,倒不是讓國人遷居海上,“這在社會交往上並不可行”,而是將一些位于本島的基礎設施轉移到南部海域的浮動平台,例如港口、發電廠、海水淡化廠等。他笑說:“就連高爾夫球場也能移到海上來,省下我國珍貴的土地空間。”
作爲新加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前身)工程系首批畢業生,林順興兼具海事與土地工程背景,從2012年開始研究並倡導我國采用超大型浮動結構。他日前受訪時耐心解釋相關概念,“你坐過大型遊輪出海嗎?站在超大型浮動平台上,感覺就像在遊輪上一樣平穩。”
林順興認爲,海上建築既有效減少碳排放,遏制氣候惡化,也能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問題。
到2021年,我國計劃在登格蓄水池啓用面積約45個足球場的本地首個大型浮動太陽能光伏系統,預計可滿足公用事業局7%的能源需求,每年減少2萬8000公噸碳排放。
林順興表示,新加坡單靠清潔能源取代目前的化石燃料存在難度。“你看英國的離岸風力發電場,分布面積約2萬個足球場總和,能給60萬戶家庭供電。新加坡就算在所有建築外層和屋頂,以及地鐵軌道等都裝上太陽能板,也無法提供足夠能源,因此要另辟蹊徑。”
許多人都不知道,人類所需的七成以上氧氣是由海洋浮遊生物與海藻生成。林順興的設想是,基礎設施移到海上浮體後,所産生的二氧化碳通過人工管道排入布滿浮遊生物與海藻的海洋中,通過光合作用産生氧氣,實現碳中和(carbon neutral),抵消溫室氣體排放。
“加上海水吸熱能力遠高于陸地,垃圾焚化廠將能減少能源損耗,提升工作效率。發電廠在能源轉換中所需的冷卻水,如果使用深海水,將比目前從近海抽取的水溫低5攝氏度以上,發電效率會相應提高。”
據專家估計,到了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或達一米。林順興說,使用高標號混凝土打造的超大型浮動結構每平方米造價約2000元,遠低于填海造地,壽命長達200年。“從經濟與環境保護角度來看,浮動建築是比填海更好的方法。它隨潮漲潮落漂浮,受海平面升高的影響也較小。”浮動建築浸在水下的部分,則能成爲珊瑚礁等水生物的溫床。“公園局也無須花高價在海中放置人工礁結構,珊瑚在此安家,也可減少對生態産生的負面影響。”新加坡浮動解決方案學會正與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等機構積極聯系,希望可以開展相關試驗項目。
林順興相信,“新加坡有能力與條件成爲工業活動超大型浮動結構的試驗基地,成爲向全世界展示碳平衡成果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