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顯微鏡Insight
2月,面對洶洶疫情,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公開講話,正告國民:沒事兒。
他說,政府不會“封城”,國民把新冠肺炎當流感來應對就好了,輕症病人也沒必要去醫院。衛生官員也呼籲,沒生病的人盡量不要帶口罩,甚至李顯龍視察醫院都故意不戴口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這種“不當回事”的做法被中國網民稱爲“佛系抗疫”,還有人認定“新加坡准備放棄了”。
然而半個月下來,新加坡確診病例過百——對一個城市國家來說,這已經不算少了——治愈病例卻有72例,無一例死亡,治愈率高達70%,500多萬人的社會運轉如常。
新加坡是怎麽做到的?
“外松內緊”的社會管理
所謂“外松內緊”,就是官方在媒體上不斷地告訴民衆,沒事兒沒事兒,但在實際執行中管得很緊。
比如政府要求中國返新人員請14天缺席假。
值得一提的是,14天缺席假的要求並不只是說說而已。政府會通過短信、電話、甚至視頻進行抽查。已經有人被發現不遵守規定而去上班,因此被吊銷工作簽證、遣返回國,且永遠不能在新加坡工作。
截至2月25日,共有14人被吊銷工作准證遣返回國,且他們的雇主在一年內不得聘請新外籍員工和更新現有外籍員工的工作准證。
再比如,政府後來要求近期到過中國大陸的外籍員工在返新前申請入境。
截至2月25日,有11人未獲得人力部的批准而擅自入境新加坡,已經被遣返並被永久禁止在新加坡工作。還有一名新加坡的永久居民因爲違反了居家通告(Stay Home Notice),本應該待在家14天不外出,但是他違反規定,最後被取消永久居民身份。
到目前爲止,新加坡所有病例淵源清楚,控制得當,張弛有度。
政府理性決策,不過分迎合民意
新加坡疫情政策的最大爭議在于:政府只要求身體不適的人戴口罩,並未建議健康人群也戴口罩。
對此,新加坡衛生部長的理由是:
“證據顯示,(新冠肺炎)傳播主要是通過口沫。這意味著……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健康的人戴口罩往往會給我們一種錯誤的安全感。當我們不斷調整口罩時,我們更有可能接觸到自己的臉,這恰好是疾病傳播的一種方式。”
究其原因,新加坡不是口罩生産國,沒有那麽大的口罩儲備,只夠一部分人使用。每個人都戴口罩,反而降低了口罩的有效使用率,因爲一般的民衆根本沒有機會碰到確診患者,還不如把口罩集中給醫護人員使用。
新加坡貿易工業部部長陳振聲有一段閉門會議錄音流出。他說:“即便我們有幾千萬個口罩,也是絕對不夠全民日夜使用。如果我們爲了取悅人民,給每個人發口罩…… (以致)醫療人員連口罩都供應不上了,你認爲他們還能爲病人服務嗎?……我可以向你保證,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我們的醫療體系和醫院馬上就崩潰。”
這話聽上去不那麽中聽,但無疑體現了赤裸裸的理性。
超強的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加坡早在1月2日就開始管控了。中國的專家組一到武漢,新加坡就開始對中國飛過來的飛機全面進行防控,後來武漢進來的人員簽證都不給了。
此外,新加坡的發熱門診覆蓋率也遠遠超過中國的一線城市,上海的發熱門診有110家,北京有76家,新加坡卻有800家。新加坡用僅占GDP 4%的醫療開支,達到了世界第三的人均預期壽命,構築了全球第三的醫療體系。財政也只用2%多的預算,維持全套公立保健系統的運轉。
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研究院2月1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說,新加坡能夠在2月4日驗出18個病例,說明它具備了“接近完美的黃金水准”的檢測能力。與新加坡相比,全球在檢驗輸入性病例的能力還不到新加坡的四成(38%)。
新加坡以很小的經濟成本,配合高效的分級防控和強大的追蹤體系,在不停工停業停課的情況下得以控制疫情,是非常值得中國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