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康玮 報道
我國壽險領域今年維持強勁表現,第二季總加權新保費同比增長3%至8億7100萬元,上半年則同比增加10%至16億8200萬元。
新加坡壽險協會(LIA)昨天發布最新數據時指出,有鑒于經濟情況出現不確定性、我國面對人口老齡化及勞動力市場走軟的情況,能取得增長是正面的發展。
不過,單期保費産品加權新保費(weighted single premium)第二季同比下跌6%至2億6600萬元,上半年則增加10%至5億4730萬元。
當中,非聯結單期保費産品的加權新保費第二季同比下降17%至1億9130萬元;上半年則上升僅2%至4億零980萬元。
對此,新加坡壽險協會副會長爾紗德(Naveed Irshad)在記者會上解釋,我國今年利率走低,因此保險公司較難提供很有吸引力的産品,造成增長緩慢。 相對的,聯結單期保費産品的加權新保費第二季同比上揚44%至7470萬元,上半年則同比上升41%至1億3750萬元。
壽險協會副會長的黃維建則說,我國股市相對來說較活躍,這可能是聯結單期保費上漲的原因。
“不過,這兩者(指低利率和活躍股市)未必有相關性,只是正好同一時間發生,因此這上半年的意向都傾向于聯結産品。”
退休可定期領入息
這類産品日漸受歡迎
壽險領域的最主要收入來源常年保費産品,加權新保費第二季同比增加7%至6億零500萬元,上半年則上揚11%至11億3470萬元。
上半年新醫療保險保費總額爲1億5400萬元,九成是通過私人綜合健保計劃(Integrated Shield Plan,簡稱IP)和IP附加保單投保;其余1500萬元則是通過其他醫療保單和附加保單投保。
壽險協會也注意到,退休後可定期領取入息的産品日漸受歡迎,這顯示人們意識到提前爲退休生活做准備的重要性。今年上半年,此類産品的加權新保費高達8400萬元,占總加權新保費的5%。
按照加權新保費,銀行銷售代表去年首次超越保險經紀(只售賣該公司的産品),今年上半年成爲最主要的銷售渠道,占了行業的43%。保險經紀則占35%,財務顧問則所占比率爲18%。
保險經紀賣出的保單數量最多,占市場的55%,其次則是通過財務顧問,這占了17%。銀行銷售代表則占13%,直接售賣給消費者的産品途徑則占15%。
壽險業員工人數在今年上半年增加8%。壽險協會會員公司共聘用6857名員工,保險經紀人數則爲1萬4355人。
壽險業所管理的資産同比增加11%至1824億元。非聯保單結業務資産占1513億元,其余311億元屬于投資聯結保單業務資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