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對話會
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說,“我們面對的挑戰是,如何說服人們不要隨意對待新加坡。我們太小了,請投入工作,不要隨性處事。”
政府未來面對的重大挑戰之一,是如何說服國民不要把新加坡的成就和經濟發展視作理所當然,而是實實在在爲國家經濟耕耘。
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昨天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一場對話會上答複與會者提問時指出,維持經濟增長的難度,不在于維持數字上2%到3%的增長,而是如何讓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調整好心態,不要以過去的經濟成長速度作爲衡量經濟成就的標杆,指望薪金也能大幅增長。
吳作棟說,以新加坡目前的發展階段,國人較過去起薪更高,“2%到3%的薪金增長已經算很好了”。
他提醒:“(政府)如果無法說服你,或許會出現政權交替,人們會以爲這樣生活會變得更美好。但我可以告訴你,生活會迅速惡化,因爲那個新政府同樣無法實現5%到6%的經濟增長。”
恐怖主義比想象中離我們更近
吳作棟說,新加坡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爲無論公共部門或私企都有人工作,讓所有工作得以運行,但必須慎防“事情自然而然會辦好”和“任何人都能打理好新加坡”的不正確心態。
“我們面對的挑戰是,如何說服人們不要隨意對待新加坡。我們太小了,請投入工作,不要隨性處事。”
談到其他挑戰時,吳作棟也指出,恐怖主義“比我們想象的離我們更近”。他強調,我國一旦發生恐怖襲擊,最令人擔憂的是族群關系是否因此出現裂痕。
昨天是吳作棟今年4月出任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主席後,在學院出席的首場對話會。他在致詞時談及新加坡成功的要素並指出,道德領導(moral leadership)是我國的成功要素之一。
吳作棟對在場約300名學院師生和校友說,“贏得選舉和擁有管治國家的法律正當性是不足夠的”,國家治理中往往缺乏民衆建立對政府信心的基礎。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通過法治、廉潔、包容、唯才是用等價值觀凝聚社會,從而樹立了自己的道德權威,這些價值觀也深深根植于我國領導層和社會。
來自中國的與會者也問吳作棟,中國能如何消除周邊國家對中國的不安。吳作棟說,盡管中國嘗試收緊自己的強勢,但中國市場和財力之大,足以讓周邊國家感覺到發展空間被擠壓。
吳作棟沒有給出具體的方案,但說:“中國,你越來越強大,但不要急于展現力量。你周圍還有其他國家,所以如果推行政策時太強勢,會讓他國對你有些許戒心。”
在其他區域事務上,吳作棟認爲,應將亞細安打造成“智慧亞細安”。新加坡可以發揮催化作用,幫助鄰國建立數碼能力。
“如果能想方設法幫助鄰近國家實現數碼化,把我們個別的經濟連接起來,成爲一個智慧或由數據連接的經濟體,我們的起步公司、企業家和創新人員,就能與中國相競爭。”
以公平等原則確保條件各異社群 達至同一社會效益
政府在處理族群課題上采取公平、公正、有原則的做法,在這個基礎上確保不同社群的社會條件雖然不同,但能達至一樣的社會效益。
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昨天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一場對話會上重申我國在族群和宗教課題上的立場。他說,平等對待每個族群的原則雖然毋庸置疑,但現實生活中社會競爭和唯才是用制度所産生的結果不一定是所有族群的表現都在伯仲之間。
“當某個社群表現不如另外一個或兩個社群時,問題在于你要如何扶助這個社群,讓這個社群感覺自己是社會的一部分。”
吳作棟舉出宗教建築的例子說,宗教機構要興建廟宇或教堂,一般得競標地段。這對于沒有資金困擾的大部分宗教機構而言不成問題,但對于當年在收入和財富方面較落後的回教社群,這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
于是政府采用保留地段的方法,供馬來回教社群在不同社區有地可建回教堂,不過仍然要求籌建方以市價購買這些保留地段,以免引起其他群體不滿。
政府過後立法,讓回教徒通過中央公積金戶頭捐給回教堂建築與回教社會發展基金,籌集建築費。
吳作棟說:“你必須平衡其他社群的利益,而且必須公平處理。如果我們從政府預算中撥款建設回教堂,我想華族和印度族有權反對。”
政府也通過自1989年實行的居民種族比例政策,確保組屋區有不同族群共住,促進族群關系。吳作棟說,如果在其他國家試行這樣的措施,可能會引起民衆不滿甚至示威抗議。
“我們能成功,是因爲我們打從第一天起就這麽做,人人平等,你知道社群間存在差異,但在公平、公正、有原則的基礎上,盡可能讓他們在結果上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