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最新報告,有32%的上市公司盡管全年盈利下滑,卻支付顯著更高的花紅給首席執行長,這反映出公司盈利與首席執行長的薪金出現明顯失衡。
韓寶鎮 報道
本地有21%的上市公司,盡管在2016財年蒙受虧損,卻仍然支付花紅給公司的首席執行長。
根據一項最新報告,有32%的上市公司盡管全年盈利下滑,卻支付顯著更高的花紅給首席執行長,這反映出公司盈利與首席執行長的薪金出現明顯失衡的情況。
不過,還是有31%的上市公司完全沒有支付花紅給首席執行長。
全球管理咨詢公司光輝合益集團(Korn Ferry Hay Group)在“2017年新加坡高管薪金”報告中指出這個現象。報告並沒有提到公司的名字,但《聯合早報》發現,瑞獅集團(LionGold)和Accrelist(前稱WE控股)是其中兩家蒙受虧損而仍支付花紅給首席執行長的公司。
報告對我國541家上市公司的薪金數據進行分析。這些公司在去年5月1日至今年4月30日之間提呈年度業績報告。
它們來自九個主要領域,分別是商業、建築、金融、酒店/餐館、制造、多元行業、房地産、交通/倉儲/通訊,以及其他。
中位數薪金總額
維持62萬5000元
報告指出,本地上市公司的中位數薪金總額在2016財年維持在62萬5000元,跟前一個財年相同。
大型上市公司的薪金一般高于中小型上市公司。大型公司的中位數年薪總額約341萬元,比前一個財年高0.4%;中型公司約125萬元,比前一財年低18%;小型公司約59萬9640元,比前一財年低4%;凱利板公司則維持在37萬5000元。
大型公司的市值超過30億元,中型公司市值介于5億元至30億元,而小型公司市值則低于5億元。
報告發現,在九個主要領域當中,房地産業首席執行長的中位數年薪最高,達到150萬元。緊隨在後的是多元行業和金融業,分別約133萬元和122萬元。
報告也指出,只有11%的公司在2016財年讓首席執行長享有長期獎勵計劃。采納這項計劃的大型公司占同類公司的68.8%,中型公司占19%,小型公司占5.2%,凱利板公司占6.2%。
長期獎勵計劃並沒有占首席執行長總薪金的大部分。其中,長期獎勵占總薪金四成或以上的公司,只是上市公司總數的10%,而長期獎勵占一成以下公司則有33%。
長期獎勵計劃包括股票選購權、表現股(performance shares)計劃和限制售股(restricted shares)。
跟我國上市公司有限使用長期獎勵不同,在美國300大上市公司當中,長期獎勵占總薪金的最大部分,是直接薪酬的66%。
光輝合益全球高級合夥人吳才傑指出,股東在要求公司說明首席執行長的薪金與公司表現之間的關系方面,施加了更大壓力。
薪金委員會須應對來自企業治理維權份子更緊密的審查,他們更注重把薪金與表現挂鈎,以及在長期取得可持續表現。
他表示,跟成熟經濟體相比,使用長期獎勵來激勵首席執行長的本地上市公司較少,“高管需要平衡公司的長期與短期可持續性,而公司擁有長期獎勵計劃是傳達這個信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