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輝
新基建再度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正如我們當初關注新零售一樣。正是因爲如此,我才看到有如此多的人對新基建的未來並不是特別看好。但是,在互聯網技術業已落幕,新技術尚未真正成熟的大背景下,通過新基建來築牢未來的發展根基,無論如何都不失爲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所以,雖然很多人認爲人們之所以關注新基建多半是沖著錢去的,但是,我們卻又不得不承認新基建的確是一個不得不必然要做的,不然,後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大廈將會缺少牢固的根基。
直播帶貨並不是直播帶貨本身
無論是直播,還是帶貨,其本質都是一筆流量的買賣。我們在看待直播帶貨的問題上並不僅僅只是停留在直播帶貨本身,而是需要從更加深遠的角度來思考有關直播帶貨的意義。在我看來,所謂的直播帶貨,重點既不在于直播,也不在于帶貨。只有真正跳出了直播和帶貨的牽絆,直播帶貨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直播帶貨僅僅只是開始,用戶收到貨之後的感受才是關鍵。當下,人們對于直播帶貨有一個很嚴重的誤解,那就是他們僅僅只是關注直播電商本身,關注可以帶貨多少,關注有多少流量。盡管這種現象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只是把直播帶貨的全部都看成是帶貨本身的話,那麽,所謂的直播帶貨其實從本質上來看都只不過是一筆流量的買賣而已。實質上,直播帶貨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用戶收到貨之後的感受和體驗才是真正考驗直播帶貨的關鍵。
如果我們僅僅只是把直播帶貨看成是一種新的産品展示的方式,忽略了直播帶貨與電商上下遊的流程和環節之間的聯系,那麽,我們幾乎可以斷定的是直播帶貨將會和之前的圖片和短視頻一樣成爲一個匆匆過客。因此,我們並不能夠僅僅只是關注直播帶貨本身,而是應該更加關注直播帶貨上下遊的供給方和需求方的改變,只有這樣,直播帶貨才能變成一個串聯起整個産業鏈的橋梁和紐帶,而不再僅僅只是賣貨的渠道。
判斷直播帶貨的好與壞應該是從用戶收到貨之後的反應來判斷。如果用戶收到貨之後的反應是好的,那麽,直播帶貨才算是滿足了他的消費需求;如果用戶收到貨之後的反應是壞的,那麽,直播帶貨並未真正滿足他的消費需求。以用戶收到貨之後的反應作爲上遊生産環節的借鑒和參考,我們才能真正能夠把直播帶貨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直播帶貨也不再是直播帶貨本身。
直播帶貨的關鍵不是主播是誰,而是産品如何。談及直播帶貨,我們關注的焦點是主播本身有多少的流量、主播的氣質、主播的知名度等諸多和主播本身相關的元素。其實,直播帶貨的關鍵並不僅僅只是主播本身,而是主播背後的産品,因爲用戶下單購買的不是主播,而是主播給他們推薦的産品。雖然直播帶貨可以帶來流量,但是,我們依然要把産品和服務看成是根本。只有這樣,直播帶貨才能真正找准自己的定位,而不是一個全能選手。
筆者經常會聽到身邊有人抱怨,他們買到的商品並不像和主播在直播當中推薦的那樣神奇,很多商品和自身的需求相差甚遠。這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所謂的直播帶貨並不是以主播爲核心的存在,而是一個以産品爲核心的存在,只有真正用産品來贏得用戶,才能真正讓直播帶貨在主播和産品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這種平衡是主播本身的推薦和商品本身的特質對等,不能僅僅只是一味地關注主播的推薦,而忽略了産品本身的特質。因此,直播帶貨的關鍵其實並不是主播本身,而是主播推薦都産品本身。只有從産品出發來衡量和判斷直播帶貨的好壞,直播帶貨才能跳出對主播的依賴,真正回歸到産品本身,直播帶貨才不是一個流量買賣,而是一個以産品爲主導的存在。
直播帶貨應該更多地去影響和改變上遊生産商,而不是用戶。當下,直播帶貨其實就是通過主播的推薦來說服用戶進行購買,真正改變的用戶。其實,這大大低估了直播帶貨的本質和意義。因爲直播帶貨真正需要改變的並不僅僅只是用戶本身,而是應該去改變上遊的商家,甚至是上遊的生産商。主播真正要做的是把商品完整地展示給用戶即可,而不是要改變用戶對産品的原有認知,讓用戶下單購買。
這個時候,直播帶貨更多地承擔的是向上遊生産商反饋用戶需求,讓上遊生産商減少商品的設計和生産成本,提升他們的生産效率的問題。把直播帶貨定位成爲一種賦能B端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把它定位成爲一種收割C端的工具和手段。只有這樣,直播帶貨才算是真正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它的發展也不再如此依賴流量,而是可以找到更多的新角色和新定位。
對于直播帶貨來講,這種發展才算是真正可以走得長遠的發展。如果僅僅只是把直播帶貨看成是賣貨本身,卻忽略了對上遊生産和供應環節都改造,所謂的直播其實和圖片、短視頻一樣沒有任何區別。只有真正用改變上遊生産和供應來定位直播帶貨,直播帶貨才能跳出流量的怪圈,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更加長遠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