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至10月中,本地每周的骨痛熱症病例在這段“骨痛熱症高峰期”都維持在34起至79起的範圍內。相比之下,去年同一時期的病例數量每周最低也有94起,最高時甚至達311起。
每年6月至10月天氣炎熱時,一般都是骨痛熱症高峰期。隨著炎熱的10月接近尾聲,高峰期預計也將結束。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骨痛熱症病例數量沒在高峰期間飙升,反而出現逐季稍微下降的趨勢。
國家環境局和衛生部本周一聯合公布的今年第三季骨痛熱症監測報告顯示,我國今年第三季,即7月至9月共出現679起骨痛熱症病例,比4月至6月第二個季時的704起少了3.6%,更僅是去年同期2888起的約四分之一。
《聯合早報》翻查過去四個月的骨痛熱症病例數據發現,今年6月初至10月中,本地每周的骨痛熱症病例在這段“骨痛熱症高峰期”都維持在34起至79起的範圍內。相比之下,去年同一時期的骨痛熱症病例數量,每周最低也有94起,最高時甚至達311起。
截至上個星期六,即21日,本地今年共出現2287起病例,僅去年同期1萬2357起病例的約五分之一。
與此同時,報告指出,今年7月至9月間,本地共有45個骨痛熱症黑區,比第二季的49個黑區來得少。45個黑區中的43個已在9月30日前從黑區名單中除名。
另外,環境局在這一季總共發現且清除約3100處積水,比上一季發現的3800個少約兩成。
根據之前的報道,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顧問醫生梁浩楠指出,今年的骨痛熱症數量偏少,可能是因之前的茲卡疫情提高了公衆警覺心,使他們格外留神,避免伊蚊滋生所致。
陳笃生醫院傳染病與流行病學研究所主任梁玉心教授也指出,骨痛熱症第一型和第二型病毒曾輪流在2013年至2015年流行,所以本地社群在一定程度上已建立起免疫力,因此如今受感染的人數也跟著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衛生部的抽樣調查初步結果顯示,雖然9月時的骨痛熱症病例仍以第二型病毒爲主,即占總數的四成左右,但一直以來在本地少之又少的第四型病毒概率,卻在這個月超過第一型病毒的約22%,達到26%左右。其余約12%爲第三型病毒。
對此,梁玉心解釋,今年的骨痛熱症病例總體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只要第四型病毒病例數目稍有變化,就可能導致這個病毒的概率顯著增加。
“由于出現的(骨痛熱症第四型病毒病例)數目真的不多,所以目前還無法探知這個病毒的概率增加會帶來什麽影響。我們會密切留意這一發展,但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所有人盡責,避免爲伊蚊創造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