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勒克兒
#跨年去旅行#自駕廣東梅州大埔,首選之地便是該縣三河鎮。
“沒有三河壩戰役 便沒有井岡山會師”——對這場戰役,之前只是在一些書籍上看過,到了大埔縣,拜谒“八一”南昌起義軍在此間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場殊死戰役——三河壩之戰英烈,最是此次旅行梅州的第一沖動。
三河壩,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大埔三河鎮境內交彙成韓江而得名。三河壩,一個只有10平方公裏的不起眼的粵東小鎮,有史家稱之“得此控閩贛,失此失潮汕”,是曆來兵家必爭之地。
大埔三河鎮境內的梅江一瞥。
三河壩。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彙合成爲由北向南流向的韓江(圖左)。
經過三河壩一座原黨和國家領導人題名的偉人紀念大橋,一面鮮紅、藝術化的“八一”軍旗燦爛奪目——這裏就是中國最著名的紅色旅遊示範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入口。
這個紀念園的遊客中心設有超大大型停車場,我們百車自駕車隊,竟全部可妥妥地停放。下車打量這個紀念園,發現與全國所有紅色旅遊景區不同的是,這裏紅色是鮮明基調——鮮紅的“沒有三河壩戰役 便沒有井岡山會師”巨幅立體標語赫然在目;紀念園紀念碑棧道旁,一座名爲“軍魂”的景觀標志性大型雕塑令人熱血贲張;偉人紀念大橋橋頭,“紅色三河鑄軍魂”大型主題雕塑群,更是成爲整個紀念園區的紅色堡壘……
當下的三河壩戰役紀念園,除了主要景觀——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外,還有三河壩紀念園區入口標志、主題雕塑、紅色主題步行遊步道、紅色文化牆、三河壩戰役主要將領銅像群以及三河壩戰役模擬戰壕等參觀遊覽景點和設施。紀念園展館和中央蘇區縣展館內,108幅珍貴的曆史圖片和100多件曆史文物,真實地再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那一段血與火歲月。
國民黨錢大鈞部約兩萬余人,由梅州梅縣區松口撲向三河壩。負責掩護主力南下的起義軍第9軍、第9軍教導團、第11軍第25師以及大埔農軍共約3000多人,在筆枝尾山、龍虎坑、梅子岽當地挖掘戰壕,構築工事,准備阻擊和牽制尾追之敵。10月1日,尾追南昌起義軍的國民黨錢大鈞部主力2萬余人進抵三河壩,搶奪民船20余只,欲東渡韓江。是日入夜時分,錢大鈞部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強行渡江。起義軍在當地龍軍的配合下,憑借隔江的有利地形,在大麻蓮塘梅子岽與梅江黃貢壩南北30多裏長的戰線上,采取“半渡而擊”戰術,與多于近10倍兵力的錢大鈞部展開血戰,緊緊鉗住尾追之敵。
戰鬥至第三天,戰態發生變化,錢大鈞部一路從韓江大麻渡口另一路從梅江黃貢壩渡口渡江後,三路合圍起義軍。留守三河壩的起義軍與敵軍浴血奮戰中,第25師參謀處長遊步瀛、75團團長孫一中等負重傷。激戰的這三天三夜,鑒于掩護起義軍主力部隊進軍潮汕的任務完成,負責阻擊敵軍的總指揮在起義軍彈少人疲情況下,及時作出“保存實力與潮汕主力彙合,梯次掩護,東撤饒平”的決定,並迅速撤出戰鬥,後經三河、湖寮、百侯、雙溪,進入饒平。守衛筆枝尾山頂的“八一”南昌起義軍第11軍25師75團3營,擔任最後的掩護撤退任務。全營除了兩名負傷先撤的戰士,其中一名就是後來的開國將軍許光達,其余從從營長蔡晴川到司號員,沒有一個後退,全部英勇戰死在主戰陣地上!
蔡晴川,生于1903年,湖南石門人。黃埔三期。獲得美國勳章的戴安瀾同班同學,犧牲時年僅24歲。
第25師參謀處長遊步瀛,黃埔軍校一期學生。湖南隆回人。犧牲時年僅24歲。
王爾琢,湖南人。黃埔一期。三河壩戰役25師74團參謀長。犧牲時年僅25歲。
孫樹成,江蘇人。黃埔一期。起義軍25師74團團長。犧牲時年僅27歲。
蒙九齡,貴州荔波人。黃埔三期。三合壩戰役任25師73團3營長。犧牲時年僅25歲。
三河壩戰役是南昌起義後,起義軍在廣東的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也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場極爲壯烈的戰役。數以千計的烈士忠骨留在了大埔這塊熱土上。三河壩戰役不僅有效阻擊了敵人,掩護了主力在潮汕作戰,而且保存了起義軍有生力量,撒播了革命火種。
曆史告訴我們:
南昌,軍旗升起的地方;
三河壩,“八一”起義軍浴血奮戰、抗擊國民黨發動軍隊的主要戰場;
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
曆史讓我們記住:
“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功著史冊!
“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