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在其國父蘇加諾時期,開始走向集權,後來的蘇哈托時期,這種集權應該說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但是到了哈比比時代,改革開始了,印尼爲了遏制日漸嚴重的分離主義,給予了地方更多的自治權,這樣做雖然非常危險,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的冒險成功了。如今的印尼正在朝著地方化和區域化的方向發展。
印尼是一個由1.75萬個島嶼、200多個不同民族組成的國家,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結構,所有人幾乎都能看到這一點,它是非常容易滋生分離主義的。印尼國父蘇加諾的一大貢獻是他沒有采用爪哇語作爲官方語言,而是選擇了印度尼西亞語(一種馬來語),盡管爪哇族占到了印尼總人口的45%左右,但是馬來語比爪哇語使用得更廣泛,馬來語比爪哇語更有利于團結,蘇加諾沒有出于民族主義的考慮選擇爪哇語,他的判斷是准確的。
蘇哈托用強有力的軍隊來保持國家完整,但是這樣仍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容易激化矛盾。哈比比的一系列放權措施雖然冒險,而且看起來似乎違背常理——下放權力反而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但是卻獲得了成功,至少他讓地方獲得了生機,提高了效率,外企再也不用跨越重重步驟、無數島嶼,跑到雅加達簽訂協約了。
但是,即使如此,印尼的天然不足依舊無法改變,如何將這1.75萬個島嶼連接起來,發揮其經濟作用,這足以讓印尼政府滿頭包。他們曾計劃建設一座連接爪哇海和印度洋、連接蘇門答臘和爪哇的大橋,但是他們遲遲沒有付諸行動。星羅棋布的島嶼讓印尼很難展開基礎建設,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嚴重影響了投資的進入。
印尼的一大優勢是他們的資源非常豐富,中國和日本這些國家願意在他們這裏投資,仰仗著資源的優勢,印尼在過去10年裏保持著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的增長,但是我們需要知道,過于仰仗資源並不是什麽好事,因爲這樣經濟結構會失衡,一切服務于資源産業,不利于整體的工業化,而且資源遲早是要被耗光的,而到時候已經鬥志盡失的人們還能剩下什麽呢?
印尼也有一些取之不竭的資源,比如他們的棕榈油和木材,這些來自土地的饋贈是可以再生的,但是還是那個道理,它也培養了一些閑散的生活方式,對于科技創新這樣的真東西來說並無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