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拾遺
安
上個星期一,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指出,集體出售熱潮不一定會導致私宅價格上漲,而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則表示,汽車零增長率不會顯著推高擁車證的投標價。
兩名部長從供需關系,向有意買車或買房者派發定心丸。此外,他們的談話也似乎意味著政府在近期內,不會對房地産投資或擁車出台新的辣招。
黃循財指出,在集體出售地段建蓋的新私宅項目,將在接下來一兩年內推出求售。這將提高新私宅的供應量,從而壓抑房價的上升。此外,發展商必須在購買土地後的五年內建好並售出所有的單位,否則就得支付額外買方印花稅。這將確保發展商以合理的價格售賣新私宅。
同樣的,藍彬明表示,在目前0.25%的汽車淨增長率下,擁車證各組別的配額每個月增加不到100張。因此,汽車零增長率的政策,對擁車證價格影響不大。他說,新擁車證的發放量,主要取決于舊車注銷的數目。此外,隨著公共交通的供應量增加,人們對擁車的需求會減少。
然而,上個星期,各組擁車證成功投標價全面飙升,反映買車者及車行對擁車證價格上漲的預期。對汽車業者及有意買車者而言,政府持續削減汽車淨增長率,將導致擁車證供不應求,從而推高擁車證投標價。
另一方面,不少發展商感歎土地庫存枯竭,而土地競標也日益激烈。土地標價屢創新高,反映土地供不應求。因此,發展商及潛在買家普遍看漲房價的走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及時間點看價格走勢,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一般上,政策制訂者是從宏觀的角度,以望遠鏡看問題,而市場則以放大鏡評估供需及價格的變化。
此外,供需關系也因市場情緒及政策幹預而改變。換言之,供需是一個動態的關系,尤其是涉及到價格彈性高的私宅及擁車證。
以房地産市場爲例,多年來的房地産降溫措施導致發展商在填補土地時,采取謹慎的態度,而政府也削減私宅土地的供應量。直到去年底,不少發展商還要求政府松綁房地産降溫措施,以讓他們有更多時間脫售滯銷的私宅項目。
然而,今年3月政府調低賣方印花稅後,房地産市場開始擺脫四年來的頹勢。發展商很快地清掉滯銷的單位,而未售出的新私宅單位數目也降至曆史新低。此外,今年以來通過集體出售的私宅單位多達2700個,遠超過去年的600個,而這些業主必須尋找替代住屋,從而推高房地産的需求。
房地産市場從供應過剩過渡到供不應求,反映在地價與新推出私宅的售價上。雖然在集體出售地段建蓋新私宅單位的數目,將大大提高未來的供應量,但是發展商及房地産投資者更關注的是,如何抓緊目前房地産上升周期的賺錢機會。
市場情緒與經濟增長
息息相關
另一方面,市場情緒對房地産市場的走勢,也至關重要,而市場情緒又與經濟增長息息相關。
例如,在90年代中期的房地産高峰期,組屋申請者多達15萬人,而建屋局也加緊建設計劃,以縮短組屋輪候時間。然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組屋申請者驟減,導致建屋局花費五年多的時間,才清完3萬多個滯銷的組屋。
目前,房地産市場處于上升周期,市場情緒也相當亢奮,並帶動其他行業。上個星期,大華繼顯(UOB-Kay Hian)股票行在宣布業績時指出,集體出售熱潮將爲市場注入超過60億元的資金,這不僅對房地産市場有利,也將帶動金融行業。
其實,集體出售熱潮讓私宅業主得以高價脫售房地産,從而促進消費與投資需求,並在市場上發揮了財富效應。
這一輪的房地産盛宴剛剛開始。發展商擔心的是,集體出售熱潮可能導致政府推出更多降溫措施,使這個盛宴戛然而止。然而,在官方的詞彙中,降溫措施稱爲“宏觀審慎措施”(macro-prudential)。從監管的角度而言,房價升跌是正常的市場行爲,但若房價上升影響到金融體系的穩定,政府就會通過行政手段壓抑需求。
對于股市投資者而言,雖然房地産股已上升不少,但分析師還是看好這個板塊。不過,房地産市場的供需關系受多種因素左右,而且傾向大好大壞的兩個極端。投資者還得多留意市場情緒及政策幹預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