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拾遺
安
上個星期,新加坡報業控股(SPH)公布了它的戰略檢討結果,而祥和科技(Cheung Woh Technologies)則獻議以每股0.285元進行全面收購與私有化。這兩個宣布並非孤立的案例。其實,在冠病疫情推動下,企業的戰略檢討與私有化,已成爲本地股市的兩大主旋律。
報業控股是在3月底公布半年業績時,宣布對集團的業務進行戰略檢討。它指出,盡管媒體業務的運營環境和前景面對挑戰,董事會認爲報業控股的價值被低估,而該戰略檢討目的就是要釋放股東價值。市場對報業控股重組及釋放價值的期待,推高了它的股價。
上個星期四,報業控股宣布,它在戰略檢討後決定,把媒體業務剝離並轉入一家名爲SPH媒體控股(SPH Media)公司。在剝離媒體業務後,報業控股不再是媒體公司,而成爲房地産與投資公司。
新的公司將獲得報業控股注入2.52億元的資産,包括8000萬元現金以及總值3000萬元的報業控股股票和報業控股房地産投資信托(SPH REIT)股票、媒體業務的知識産權與股權、以及報業中心與印刷中心的房地産。報業控股的重組方式讓市場大跌眼鏡,而它的股價也回吐。
在報業控股之前,勝科工業、吉寶企業以及凱德集團都先後宣布戰略檢討計劃。勝科工業把連年虧損的勝科海事剝離,由淡馬錫控股承接;吉寶企業在爲海事業務的資産減值9億多元後,宣布退出鑽油台建造業務;而凱德集團在股價持續低迷下,將房地産開發業務私有化,由淡馬錫控股全資持有,並把投資管理平台和旅宿業務整合成爲凱德投資管理(簡稱CLIM)後推向股市。
凱德集團首席執行官李志勤在解釋集團重組的原因時表示,房地産開發業務的回收期較長,需要依靠“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的支撐,因此集團將它私有化。其次,房地産發展商的市賬率(股價與賬面資産的比率,P/B)是0.6倍至0.8倍,而投資管理公司則高達2.6倍。集團把投資管理公司分拆上市,能獲得更高的估值。另一方面,在重組後,凱德投資管理將成爲亞洲最大以及全球第三大的房地産管理上市公司。
疫情加劇企業
戰略檢討迫切感
李志勤的談話總結了企業進行戰略檢討的推動力。首先,上市公司的股東一般上較爲注重眼前的業績表現,沒有太多的時間與耐性陪著企業共渡難關。因此,當企業的業務面臨瓶頸時,股票便遭到賣壓,而企業董事會與管理層也面對股東的壓力。其次,隨著商業模式的改變,股市對不同行業的估值有所不同。因此,企業必須通過重組,以提高估值或釋放價值。第三,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企業必須做強做大,以收取規模經濟的效益。
商業環境的急速改變,使不少老牌的上市公司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尤其是核心業務的去留問題。當核心業務持續呈下行的趨勢,但又還不至于到虧損的地步時,企業一般上都盡量原地踏步,期待明天會更好。與此同時,它們也通過多元化的投資,以減緩核心業務下跌對業績以及股價的沖擊。原本是企業主要盈利來源的核心業務,逐漸變成企業的包袱。
然而,冠病疫情對經濟以及企業的重創,加大了企業展開戰略檢討的迫切感。在股價持續低迷的壓力下,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及管理層必須果斷決定,是否要繼續注入資金拯救,或是來個壯士斷腕,並轉向回報較快或估值較高的業務。
在這一年多以來,淡馬錫控股旗下的公司在戰略檢討方面最爲積極。盡管如此,市場普遍認爲,勝科海事及吉寶岸外與海事業務的重組工作尚未結束;新航、新航工程以及新科工程也有重組的潛能;而新電信在新總裁的領導下,也可能分拆基礎設施資産,並檢討它在新郵政的投資。
私有化價格往往比賬面低
高價買進股民翻本無望
另一方面,冠病疫情沖擊經濟,也影響一些股票的估值,尤其是流動性不高的股票。在這個時候,大股東紛紛趁股價低迷時將公司私有化。雖然私有化的價格比當下的股價高,但是它普遍比賬面資産低。因此,高價買進而長期持守股票者,往往在公司私有化時虧錢,而且再也沒有翻本的機會。
大股東在最近提出私有化的公司包括新加坡再保、梁苑、高峰環球、新義發以及祥和科技。今年以來已除牌的公司包括赫比國際、向陽科技、怡和策略以及國浩休閑。另一方面,企鵝國際因沒有獲得90%股權而無法除牌。
在上述的公司中,新加坡再保、高峰環球、新義發、向陽科技、國浩休閑以及企鵝國際的收購價,都比賬面資産低。其中,怡和策略與高峰環球的收購價,分別比賬面資産低了43%與47%。
私有化浪潮方興未艾,彭博社上個星期報道,日本三井集團有意收購並私有化IHH醫療集團。三井集團目前持有IHH醫療集團32.9%股權,而第二大股東是馬來西亞國庫控股,持股26%。在2018年,原本是第一大股東的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將16%股權賣給了三井集團,每股賣價是6令吉(1.93新元)。IHH醫療保健集團目前的市值達162億元。
企業的戰略檢討及私有化,無疑對股民都有影響。雖然戰略檢討有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但是在重組過程中的資産減值或是注銷,在短期內可能使股價受到壓力。此外,重組的方式若與市場的預期有落差,也可能影響股價。另一方面,私有化的收購價格一般上比當下的股價高,但低于企業的資産價值,因此小股民進場的時間點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