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看到不少評論:本地人好像有種天生的“樂觀”精神
哪怕“封城”令已經再度升級確診病例數也依然在持續攀升 還是該跑步的跑步:
該排長隊的照樣排長隊:
更有甚者
直接說“本地人不易感”
……
難道本地人對病毒“免疫”?本地情況又是不是真的有這麽樂觀?我們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01
我們統計了4月1日至今,本地感染占當日總確診人數的百分比。可以看到,4月7日之前,本地感染依舊占據當日確診人數的絕大多數。從4月8日開始,本地感染占比驟降,上周的本地感染占比變化更是趨于平緩,圍繞2%上下小範圍波動。
這是否意味著,本地人的“樂觀”也是有一定根據的,本地感染的情況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呢?
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
恰好是在4月8日左右,新加坡開始出現大批的外籍勞工感染。也就是說,本地感染占比的驟降不是因爲疫情在社區的傳播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而是因爲勞工確診的激增導致的。
4月1日至今,新加坡本地感染數量(不含外籍勞工)如下圖所示: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這樣兩個趨勢:1、本地感染人數雖然幾次反彈,但總體呈下降趨勢,4月25日甚至跌回個位數,這是值得慶幸的一點;2、新加坡本地感染情況依舊存在,每日確診的本地感染數量都在兩位數,形勢依舊嚴峻。而恰恰這一點,才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一點。4月17日,MOH發表聲明稱,在綜合診療所和家庭診所等推行抽樣檢測後,發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意味著感染源不明的新增病例已經滲透至新加坡社區。截至發稿前,新加坡共有115個感染群出現多個確診病例,被MOH劃定爲本地感染群,在這中間有近一半感染群與外籍勞工宿舍有關,也就是說,本地依然存在超過50個高危感染群。
圖片來源:8視界新加坡
MOH還設定了兩輪潛伏期(28天)的感染源觀察期,經過觀察期無新增病例的感染群則會停止追蹤。
目前已經判定無傳播風險,不繼續追蹤的本地感染群有8個,分別爲:新加坡板球俱樂部、Wizlearn Technologies、神召會恩典堂、基督生命堂、君悅酒店、永泰行、Wedding Brocade婚紗店和鳳山Sparklrtots幼兒園。
除了本地仍有感染群存在社區傳播的風險令人不安以外,還有一個數字更令人膽戰心驚:截至發稿前,本地尚有1152例確診病例無法確定感染源頭。
而且這1152例不明感染源患者中,已經有6例離世。
圖片來源:8視界新加坡
這樣的情形,談樂觀,未免爲時尚早;
這樣的形勢,談免疫,更是天方夜譚。
02
新加坡在這次前期抗疫中的“佛系”是出了名的,一度還被衆多媒體報道爲“武當派”。
然而隨著客工群體大規模爆發疫情,前期“佛系”的新加坡也一再出台了“鐵腕手段”,繼4月7日起實施“斷路器”措施,“封城”到5月4日之後,又于4月21日宣布追加“封城”到6月1日。
面對那些不遵守“斷路器”措施的民衆,政府也是雷厲風行,該罰就罰。
即便如此,尚且有許多民衆依然無視規定,有的堅持在食閣吃飯,有的繼續在樓下聚會,還有的當街接吻,最後只能爲這個“昂貴的吻”付出代價。
圖片來源:Gordon Tay
更讓人擔心的一點是很多民衆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這一點,卻也是矛盾的。
如果說大家不清楚疫情的嚴重性,那爲何在疫情爆發之初就紛紛去超市排隊囤貨?爲何又在斷路器措施實施之前將電子産品搶購一空?
如果說大家清楚事態有多麽嚴峻,那爲何不能忍耐一下暫時不出門跑步?又爲何要大排長隊造成人群的聚集?
新加坡防疫總指揮、國家發展部部長黃循財4月9日答記者問時提到:
“重要的是我們正在應對兩種不同的感染。一種是客工之間傳開的疫情,另一種是居民之間相對穩定的疫情。” 實際上,新加坡對疫情的區分播報已經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注意:
上圖爲網友評論截圖
然而病毒的傳播是無差別的,不會因爲本地人身份而有所顧忌。什麽“本地人不易感”的論調,更是站不住腳。
04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醫生戴爾·弗斯爾(Dale Fisher)教授在《海峽時報》網絡節目上受訪時說:
“冠病非常聰明,總能找到我們的盲點、弱勢群體,以及可以感染很多人的地方。像是療養院,即便積極地采取防護措施,病毒還是能乘虛而入。”
另一名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指出,雖然本地社區感染病例減少了,但跌幅比預期中慢,他對此表示失望。
“這顯示有病例滲入社區,可能是一些應該待在家的人,在沒有做足必要防護的情況下出門,或是必要服務的員工。過去幾天,我們就看到一些必要服務的員工受感染。因此,我們得收緊必要服務的範圍。”兩位專家的發言都說明了一個並不樂觀的情況:本地社群感染的風險遠比人們預想的要高,防疫的漏洞風險依然存在。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療養院是第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地方。
疫情在歐洲的擴張表現已經給了我們慘痛的教訓:老年人聚集的養老院成爲疫情的重災區。
比利時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18日的統計數據顯示,比利時在疫情中累計病亡5453人,其中2772人死于養老院,占半數以上。法國更是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出現在養老院等社會醫療機構中。
在新加坡,第一例在養老院確診的疫情是在3月31日李亞妹安老院(Lee Ah Mooi Old Age Home)的一位86歲婦女。在那之後,養老院中陸續有16位老人確診,至今已有兩例死亡病例,確診病例死亡率在新加坡所有感染群中高居首位。
爲了防止疫情在養老院大肆傳播,新加坡政府于4月1日晚宣布,至4月30日,所有療養院將加強防疫措施,拒絕訪客進入,而改爲視頻或電話的方式探視。超過200張床位的療養院,也將分區運作,以減少患者之間的接觸。
這樣的措施似乎頗具成效,之後並沒有出現新的養老院感染源。然而就在昨日(4月27日),海軍部街 Acacia Home福利院的一名62歲男住戶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確診男子于25日因身體不適被送往Khoo Teck Puat醫院,當日確診感染。他于2017年9月住進這家福利院。
據悉,這一福利院共有115名居民,31名工作人員,爲以防萬一,所有職員和住戶將接受冠病檢測。
截止發稿前,這一福利院已新增12名居民及2名工作人員確診。
老年人的機體抵抗能力較弱,一旦感染,死亡率也是年輕人的數倍不止。誠如傳染病專家戴爾·弗斯爾所說,病毒善于在這些弱勢群體中趁虛而入,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可能存在的隱患,而是要盡力將其扼殺在搖籃中。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兒童群體。
3月末,新加坡出現了諸如鳳山Sparkletots幼兒園和多佛國際學校這樣的學校感染群。4月6日,又出現了宏茂橋Little Gems Preschool幼兒園感染群 。
截至4月23日,新加坡累計51名兒童感染新冠病毒。
自4月8日起,新加坡本地兒童照顧中心及幼兒園暫停一般服務,僅提供有限服務。從事必要性服務工作的家長若無法找到其他替代方案,才能把孩子送到照顧中心或幼兒園。
早期兒童發展局(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t Agency)發言人指出,“阻斷措施”實施期間,有超過1200家幼兒園照顧約一萬名兒童,約占全新加坡幼兒園注冊人數的5%。
這5%,也需要多加關注,不能讓國家的未來也陷入感染的風險之中。
顯然,無論是出于玩笑,還是調侃,“本地人不易感”都是無稽之談。還是那句話,病毒的傳播是無差別的,無論是什麽人,都應該加強防範意識,在疫情期間盡力配合阻斷措施,非必要情況下,少出門一次,疫情可能就會更早結束一天。
此外,我們更要提高對本地一些特定群體和組織,比如老年人、兒童、療養院、福利院等的關注,防止疫情在這些弱勢群體中趁虛而入。
疫情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困境。抗疫面前,人人有責!
新加坡,加油!SGUNITED!
【往期文章】
新加坡外籍勞工:是我們不配嗎?
新加坡,疫情告急!
新加坡醫護抗疫第一線:我們“病”了
手把手教你領取新加坡政府援助金
關注公衆號,回複【疫情】獲取獨家疫情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