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部辦公廳曾下發了一則批文,要求堅決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的風氣,讓孩子不再在幼兒園‘超前學習’,還給孩子一個輕松的童年。
文件的內容過于書面,魚Sir這裏給家長們翻譯一下,文件的內容主要有這幾點:
1.嚴禁幼兒園以及各類學前培訓機構教授本應在小學教授的課程。
涵蓋拼音、字母、加減法、識字等。
2.嚴禁幼兒園以‘集中授課’的方式開展活動。
幼兒園的課程應以遊戲、娛樂活動爲主。
3.小學必須零基礎教學。
招生時不得用小學知識作招生考試;課堂上必須零起點教學。
總之,從現在開始,寶爸寶媽們哪怕再焦慮,也無法讓孩子在3-6歲的階段‘贏在起跑線’上了。
不過莫著急,這份文件在魚Sir看來,完全是件好事。
1、超前學習,並不能讓孩子跑的更快
人的教育,大體上分爲四個階段:
學習興趣的培養→良好習慣的養成→海量知識的儲備→未知領域的探索。
這四個階段,大致對應著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
有些家長以爲,學習,就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開始的越早、知識積累的越豐富,學習也就會越好。
其實全然不是這回事。
3-6歲本來就是孩子培養好惡的年紀,這個年紀拼命塞知識,寶寶很容易産生厭學的抵制心態。
爲了一時‘贏在起跑線’上,而讓孩子對學習的惡根深種,這種殺雞取卵的事情,魚Sir認爲,不做也罷。
更有甚者,有些家長的‘超前教育’,本身就是被迫的。
一上了小學,許多學校知道絕大多數孩子都進行了學前教育,上課講的知識都是超齡的。對沒接受過超前教育的孩子而言,課堂簡直猶如天書。
爲了讓孩子跟得上,這些家長只能被迫加入到超前教育的這條不歸路上。
現在,一紙文件,讓孩子又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還給孩子一個愉快的童年,這在魚Sir看來,當然是件大好事。
可是,僅僅如此,卻還不夠。
2、幼兒園,孩子學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不該孩子學的孩子學了一大堆,該孩子學的孩子一點兒沒學到。這是現有制度下幼兒園最大的問題。
前年,上海一家國際化幼兒園的開業典禮上,魚Sir受邀做參觀嘉賓。
那裏的老師特別自豪的介紹:
“我們幼兒園的廁所是不分男女的。這樣能模糊孩子身份的區別,打造一個公平平等的環境。”
我的天!
3-6歲正是孩子的‘性別認知’階段,我會告訴小魚兒,你現在是男孩子,和小女孩兒不一樣。讓他在心理上認定自己的性別。
如果這個階段模糊孩子對性別的認知,很容易讓他們産生‘性別認知障礙’,上學後會因此受到其他男孩的羞辱、嘲笑,並越來越被孤立。更有甚者,會從此種下同性戀傾向。
我從不反對孩子早教,相反的,我認爲,孩子的早教應該越早越好。但早教教的從來不是知識,而是培養孩子一個健康的心態和向上的態度。
3、孩子幼兒園期間,我們該教他些什麽?
① 分寸感的培養
我們生活中見多了各式各樣的‘熊孩子’。
上半年有這麽一則新聞,一個熊孩子在公交車上連續踢一個陌生乘客,陌生乘客忍無可忍,當場就對孩子一個過肩摔。
每一個熊孩子,都始于‘分寸感’的缺失。
3-6歲的孩子,完全沒有關系概念。我們要教給他,什麽樣的人,能做什麽樣的事。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第一層親密關系;
老師朋友同學是第二層親密關系;
陌生人是第三層親密關系;
那些需要提防的‘壞人’是第四層親密關系。
每層關系裏面的人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什麽,都需要在生活中慢慢教給孩子。
他可以跟媽媽撒嬌要吃的,但不能跟來家裏作客的叔叔撒嬌;
他可以受邀去同學家,但不能被街上的怪叔叔騙走;
……
這些在我們大人看來習以爲常,可對孩子來說,這仍然需要我們去教給他們。
有的孩子,小的時候很有禮貌、招人喜歡;長大以後做事得體、八面玲珑。這種性格不光是天生的,和小時候接受的正確訓練也不無關系。
② 擺脫依賴
魚sir有次去一個幼兒園參觀,幼兒園正在舉辦一個‘系鞋帶大賽’。比賽還沒開始,一個媽媽就對孩子說:“這容易的很。”彎下腰要給孩子做示範,三下五除二把孩子的鞋帶系上了。
全場的老師家長一陣無奈,哭笑不得。
我想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孩子的事情要讓孩子自己做,但卻不知道從什麽年齡開始。
其實,0-3歲的孩子,大多事情還是要父母親力親爲的,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父母多抱,通過‘身體感官刺激’來感覺外面的世界。
但從3歲開始,家長就該慢慢放手了。孩子穿衣、上學、吃飯這些事兒,教他一遍,就需要他自己做了。
新時代的社會,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是人才的主流。
可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小時候是什麽樣的?想來不是那種一有事兒就哭著找媽媽的孩子!
③ 孩子應該有個好的環境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子承父業’。這種想法本不是錯。但如果你直到孩子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才擺起父親的架子,強行給孩子報了自己的專業,這就不對了!
在這一點上,魚sir的朋友老高,就做的非常好。
老高是山東藝術學院的老師,一手鋼琴談的是出神入化。前年他閨女出生,理所當然,他也希望自己的閨女能像自己一樣,成爲一個鋼琴家。
他明白強扭的瓜不甜。于是只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女兒。每次陪他閨女的時候,他都會給他閨女談一段好聽的曲子,也讓她肆意的在他寶貝鋼琴上亂按,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
“那麽小的孩子能懂啥。”老高的朋友看不懂他的行爲。老高也不解釋。
今年我受邀去老高家做客,老高彈鋼琴的時候,他兩歲半的閨女立馬停止了玩鬧,坐在那裏認真聽他老爹彈琴。老高說,每次孩子一哭鬧,只要他開始彈琴,孩子立馬就不哭了。
很難想象一個兩歲半的孩子能對一個東西有如此濃厚的興趣。不過我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也和老高這些年來孜孜不倦的興趣培養分不開的。
一個好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無可比擬的。我們或許不是XX世家,也不是什麽書香門第。但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讓孩子被書籍、自然、美工和探索包圍,是每個家長都要努力去做的。
4、孩子的童年,不是競賽
我們的人生是一場競賽。有競爭、有合作。
但孩子的童年不是。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在成年後飛奔,那他的青少年,就是在慢跑;童年,就是在熱身。
這個階段的孩子,功課不是背多少古詩,記多少單詞。
1.他需要一個良好的三觀。
他要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
2.他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
他要直到哪些人可以相信,哪些人不能相信。
3.他需要的不是規矩,而是可以供他玩樂的空間。
孩子在玩鬧的時候,智力也在慢慢培養。被爹媽訓斥的‘規規矩矩’的孩子,又如何會變聰明起來。
4.讓孩子‘玩’,是有目的性的玩。
如果單純玩就能培養孩子,給他一個手機不就好了?
這些才是孩子在幼兒園期間,應該學到的東西。家長們應該把對3-6歲孩子培養的重心,放到情商和興趣上。至于那些小學才需要學到的知識,不提前學,也沒什麽大不了。
那具體到幼兒情商鍛煉,都有哪些方向呢?小學、中學階段孩子在學習中又各應注意哪些呢?如果你想了解這些問題,可以在頭條留言置頂處或者頭條私信和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