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究顯示,居民經濟能力和家庭背景差異較大的地區,犯罪率往往較高,差異較小的地區,犯罪率則相對較低。
馬林百列向來被視爲高尚住宅區,不少人以爲這裏的罪案相對較少,而義順這個較多低收入者居住的地區,因爲不時出現負面新聞,容易讓人以爲這裏有更多罪案。
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和誤解。
本地一項研究顯示,居民經濟能力和家庭背景差異較大的地區,犯罪率往往較高,差異較小的地區,犯罪率則相對較低。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社會研究室(IPS Social Lab) 主管梁振雄博士和團隊發現,馬林百列的犯罪率是0.096%,換言之每一萬人中有9.6人犯案,在新加坡的28個規劃區中排名第五;義順的犯罪率則是0.044%,排名第13。可見馬林百列未必比義順“安全”,一般觀念中的“富人區”犯罪率不一定就比較低。
然而整體來說,新加坡的犯罪率本來就很低,所以一般上哪一區都不能算是罪案“黑區”。
梁振雄說:“檢視社會政策,不少人傾向一概而論,以爲罪案的形成只因少數種族太多、房子太狹小,或不同年齡層沖突等單一原因。其實要把這些元素都混合在一起,才能拼湊出更全面的圖像。”
他說,住屋類型是反映社會成員經濟背景的元素之一。以馬林百列來說,居民的住屋類型其實非常多元,既有一二房式的租賃組屋、三至五房式的組屋,也有不少公寓和有地住宅;義順的住屋類型則同質性比較高,居民大多數住在組屋裏。
居民經濟背景有差異 容易出現反社會行爲
“多數人都住在組屋裏意味著大家更會守望相助,從而培養更高的社會互信,也就減少了反社會行爲,包括犯罪。收入低的人住在大家眼中的‘富人區’,則會因爲攀比心理作祟,加上‘富人區’餐飲開銷等生活費較高,簡直是承受雙重壓力,容易出現反社會行爲。”
政策研究所較早前的調查顯示,碧山、馬林百列與三巴旺區的居民到小販中心吃飯時,普遍得承擔更高的餐飲費用。
梁振雄與團隊這次是使用新加坡警察部隊“鄰裏警署記錄的五個可避免罪案”、統計局的2015年住戶調查和2015年人口普查等公開數據,研究在我國28個規劃區(planning area)裏,種族、收入、婚姻狀況、住屋類型和家庭結構等社會與經濟元素,是否與犯罪率有關聯。
按照市區重建局的劃分,我國共有55個規劃區,這項研究之所以只集中研究28個規劃區,主要原因是如果包括一些人口稀疏的規劃區,如雙溪加株、東陵和先驅,整體分析結果會被扭曲。
烏節和樟宜因爲有不少居民所以必須包括在研究內,然而這些地方的流動人口很高,雖然犯罪率相對偏高,在28區中名列首兩位,但犯罪的未必是區內的居民,居民可能是受害者。
梁振雄一再強調,新加坡犯罪率低,進行研究只是要了解罪案與其他社會經濟元素的關系,國人無需因研究結果而過度焦慮。在2015年一年裏,28個區裏一共也只發生了2043起罪案。
梁振雄與團隊對犯罪率的結論與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帕特南(Robert Putnam)和美國犯罪學教授約翰·希普(John Hipp)的研究不謀而合,兩位外國學者都認爲,同區內居民的社會經濟條件和家庭背景不同,會削弱社會凝聚力,導致他們各人“自掃門前雪”,不懂得守望相助,也不積極參與爲社區爭取福祉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