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阻斷措施奏效,本地社區內的有效傳染數已壓低至0.5,這顯示病毒傳播已受到控制。
根據衛生部提供給《聯合早報》的資料,社區內的有效傳染數(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簡稱Rt)在病毒阻斷措施期間逐漸下降,截至本月10日爲0.5,比2月下旬的1.1高峰來得低。
這意味著每10名帶病毒者只會傳染給另外五人,而這五個人只會傳染給另外2.5個人,以此類推,越傳越少,直到傳播鏈完全阻斷。
不過衛生部提醒,即使下來陸續解除阻斷措施,仍須保持安全距離與實行安全管理措施,才能確保有效傳染數不超過1,以控制疫情,避免病例反彈。
衛生部提醒,即使下來陸續解除阻斷措施,仍須保持安全距離與實行安全管理措施,才能確保有效傳染數不超過1。(檔案照)
據馬來西亞媒體報道,馬國衛生部上周三(13日)也宣布,經過四個階段的行動管制令,該國的傳染數已壓低至0.3,比實施行管令之前的3.5來得低。
馬國衛生部同樣強調,全體人民包括雇主、員工與公衆須繼續遵守有條件行管令與政府制定的標准作業程序,才能持續壓低傳染數。
由于傳染數是因病毒阻斷措施而降低,隨著我國的阻斷期將在6月1日結束,受訪專家指出,更多人在外走動可能會導致傳染數回彈,因此阻斷期結束後,生活不會回到疫情之前那樣。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研究)古阿烈(Alex Cook)建議保持“可持續的社交距離”,以兼顧恢複經濟活動與控制疫情兩方面。
他受訪時說,人們還是應盡量待在家,出門時戴口罩,企業應該繼續讓員工盡量在家辦公,以及在工作場所實行出入記錄系統。“希望習慣保持安全距離後,我們在這方面會變得更有效率,如此一來就可恢複低風險的活動。”
專家指出,更多人在外走動可能會導致傳染數回彈,因此阻斷期結束後,生活不會回到疫情之前那樣。(檔案照)
專家指出,更多人在外走動可能會導致傳染數回彈,因此阻斷期結束後,生活不會回到疫情之前那樣。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受訪時說,目前的病毒阻斷措施較爲嚴格,很多人開始不耐煩,難以持久。
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亞太學會會長淡馬亞(Paul Tambyah)受訪時說,韓國政府擬定了一份68頁的文件,詳細說明如何安全地進行各種活動,如逛超市、去餐館吃飯、出席婚禮或喪禮等。他相信新加坡也可能推出類似措施。
然而,在疫情中恢複日常生活並不容易。據報道,一些國家的經驗顯示,逐步解封後病例有反彈的迹象。
須大量減少中大型聚會
例如,德國解封幾天後確診病例回升,當地療養院和屠宰場相繼出現新感染群。韓國也在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不到幾天後出現夜店感染群,引發第二波疫情來襲的擔憂。
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系主任許勵揚副教授受訪時說:“關鍵是,我們仍得把中大型聚會減到最少,以免某一個人不經意傳染給許多人。”
冠病目前沒有疫苗,難以根除,許勵揚說,現在的重點在于如何在允許經濟重啓的同時降低死亡病例,以及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
記者:陳勁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