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學前教育中心6月2日複課
新加坡阻斷措施解封在即,新加坡全國學前中心與嬰幼兒早期介入中心6月2日起分階段複課,讓員工、家長和孩子有足夠時間適應加強後的防疫措施,年滿兩歲的孩童回校時,必須戴口罩或防護面罩。
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李智陞昨晚在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宣布複課詳情。新加坡幼稚園K1和K2年級學生將率先從6月2日起回校;N1和N2年級學生是在6月8日;托嬰服務和遊戲班則在6月10日複課。
嬰幼兒早期介入服務中心與提供試點介入服務的私人業者也將從6月2日起分階段開放,那些需要面對面介入的高需求孩童,以及只參加嬰幼兒早期介入服務中心的學生,將首批複課。
爲減低病毒交叉傳染的風險,接受早期介入服務又同時到學前教育中心上課的學生,仍得通過遠程方式接受介入治療。政府將和嬰幼兒早期介入服務中心業者合作,探討這些學生的複課安排,K2學生料能優先複課。當局將于較遲時候公布詳情。
李智陞解釋:“我們之所以采取分段式複課,是爲了讓員工、孩子和家長有時間遵守加強版的安全管理措施,並且緩解年幼孩童所面對的過渡期。”
學前教育中心開學前系列措施
學前教育中心與嬰幼兒早期介入中心複課時,也須三管齊下防疫,這包括加強出入口的檢測、灌輸正確的防疫習慣,以及減少不同班級學生的接觸,盡可能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業者得嚴格執行這項名爲防疫ABC的基本守則。
訪客以及家中有人接獲居家隔離令和居家通知的學生和職員,都不得進入中心。所有員工、學生和訪客都得使用SafeEntry登記系統和申報旅遊記錄。員工和學生每天也得多次檢測體溫,出現發燒症狀者,得立即離開中心去就醫。
所有員工、孩童和家長也必須養成正確的防疫習慣。員工和年滿兩歲的學生須戴口罩或防護面罩,並且勤洗手。員工也得加強人流高的地方的消毒和清潔工作,減少課堂活動的人數,並且盡可能減少坐墊、嬰兒床等設施的交叉使用。
新加坡淡馬錫基金會已宣布爲所有18萬名學前中心和嬰幼兒早期介入服務中心學生,以及約3萬名員工提供防護面罩。
學前教育中心開學前系列措施
在提升教室的安全方面,所有員工和學生得盡可能留在所屬的活動區、樓層和教室。家長們載送孩子上下課的時間必須錯開,學生使用共用設施的時間也得錯開,以避免不同班級學生的接觸。中心職員則得停止所有跨中心的人手調配,以及跨班級的活動,如大組活動,集體面對面會議和培訓。
學前教育中心與嬰幼兒早期介入中心也將采用各種安全措施(COVID-Safe ABCs),如錯開接送時間與不同班級的設施使用時間、多次測量體溫等,確保教職員工與學生、家長的安全。大約8500名已經接受冠病病毒檢測的學前教育職員結果皆呈陰性。
在疫情期間,孩子的每一聲咳嗽,每一次打噴嚏聲音,都會牽動父母的神經,可是與此同時,家長在這個時候又不大願意帶孩子看醫生,以免在診所無辜染上冠病。于是,小新君整理了這份常見問答,希望幫助到各位讀者。
Q:
兒童是不是更容易感染冠病?那些原本患有其他疾病的小朋友萬一染上冠病,致命率會不會更高?
A:
雖然冠病至今的確診病例以成年人居多,全球仍有0.8%至2%確診病患是兒童。幼童尤其嬰兒一旦染病,演變爲嚴重感染的風險較高。以成年人來說,原本患有其他病症者,例如心肺肝腎有問題,或免疫系統較弱的癌症患者,染上冠病後病情加劇的風險比其他人來得高。相同的情況會不會也發生在兒童患者身上,雖然至今仍不明朗,不過如果孩子的健康原本就有其他狀況,家長還是不得不加倍小心。
Q:
兒童染上冠病,會出現哪些症狀?
A:
兒童染上冠病後的症狀跟成年人大同小異,只是一般上都較輕微。除了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和咳嗽之外,也有半數病例出現發燒症狀。這些症狀與普通感冒很相似,而兒童患上普通感冒是很普遍的,每個孩子每年平均會患普通流感六到八次。其他在兒童患者身上較不常見的冠病症狀包括肌肉疼痛、喉嚨痛、頭痛、嘔吐及腹瀉。
Q:
我該如何分辨普通感冒與冠病症狀?
A:
冠病所引起的呼吸道相關症狀與普通感冒非常相似。如果孩子曾與冠病確診病患接觸過,或者曾在出現症狀兩周前到過其他國家,那患上冠病的可能性就會大爲增加。如果孩子身上出現的症狀並非典型的冠病症狀,例如皮膚起紅疹,那導因就多半是與冠病完全無關的其他病症了。如果無法清楚確認孩子的症狀,不妨看醫生求診。醫生會進一步評估孩子的健康狀況,並了解相關的旅遊史和接觸對象,再決定是否做冠病檢測。
Q:
孩子出現疑似症狀,我該怎麽做?
A:
孩子出現疑似冠病症狀,家長自然會擔心,但是在這個時候尤其需要保持冷靜。頻密檢測孩子的體溫,謹慎留意症狀是否惡化。好多小朋友即使傷風咳嗽也可以如常玩樂,吃好睡好,情緒沒受到太大影響。不過即便如此,父母還是應該讓孩子留在家中休息,並確保孩子多喝水或其他液體,體內水分充足有助于加強身體免疫力,避免到公共場所以免傳播病毒或病菌。如果症狀五天後還是不見減緩,請務必看醫生。
Q:
有哪些狀況算是警訊,提醒我得帶孩子看醫生求診?
A:
如果孩子呼吸急促不順暢,甚至上氣不接下氣,看起來疲倦或不尋常地嗜睡,喝液體有困難,或者出現脫水迹象(例如排尿次數減少),便應馬上帶孩子去看醫生,由醫生對孩子的狀況做專業檢查和評估。醫生也可能安排驗血或X光檢測做進一步檢查。這些警訊是常見的,卻並不限于這些情況。孩子的狀況家長最清楚。一旦出現任何值得關注的異常現象,盡早看醫生,也讓自己安心。
Q:
我應該在家自己給孩子服藥或使用居家護理方法舒緩症狀嗎?有哪些潛在危險?
A:
撲熱息痛(Parace-Tamol)退燒藥等一般非處方的普通成藥或有助于舒緩症狀,但是必須謹慎服用。不過,除非有醫生處方,否則我們並不建議長期慣性服用咳嗽藥水或抗組胺藥(Antihistamines),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幼童。藥物也應該避免綜合服用,以免導致嗜睡等副作用。謹慎遵照劑量指示。將成藥置放于兒童接觸不到之處,避免兒童意外過量服用。家居用品如加濕器有助于保持屋內空氣濕度,避免呼吸道過于幹燥。蜂蜜證實能有效舒緩咳嗽,可是並不適用于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因爲可能引發嬰兒肉毒杆菌症(Infant Botulism)。如果孩子並未因爲身上的症狀而受到太大幹擾或影響,也不一定需要服用任何成藥或做居家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