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次數碼代幣發行”(ICO)活動在新加坡越來越普遍,但它其實有其複雜度,並不適合一般投資散戶。在投資ICO前應該注意什麽,它涉及的風險又有哪些呢?
越來越多企業透過數碼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簡稱ICO)活動融資擴展業務或推出新産品,這引起投資加密貨幣的國人的注意。有些投資者將加密貨幣兌換成這些新發行的代幣,希望代幣價值不斷攀高,成爲下一個比特幣。
新加坡比特幣俱樂部(Singapore Bitcoin Club)共同創辦人沈貴利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參與加密貨幣工作坊的公衆開始對投資ICO感興趣。
目前進行ICO預售活動的遊戲平台Game Tester創辦人多伯森向《聯合早報》透露,公司ICO預售活動中,本地投資者的投資金額比美國高出一倍。
“不良”企業比率激增
一家企業推出ICO之前,通常會在網站發布類似招股說明書的白皮書(white paper)介紹相關集資計劃。有企業會預先發售,展開種子階段與預售活動,讓部分投資者搶先投資,之後才推出ICO。
不過,不是每家企業的融資都是一帆風順。數據平台TokenData分析,今年推出ICO的587家企業中有15%融資失敗。有些企業會退還款項,有些則與投資數額一起“人間蒸發”。
數據顯示,更多企業並沒有進一步彙報融資進度,或是沒告知籌資數額。這類“不良”企業的比率從今年第一季的零紀錄開始,增加至第四季的44%。報告也指出,完成ICO的企業出現減少的現象。
目前,新加坡尚未傳出具有爭議性的ICO案例,不過警方在受詢時說,從2015年至今接獲100多起涉及九個數碼代幣投資項目的報案,並對此展開調查。涉及的投資項目在四個月增加四項。
新加坡消費者協會理事長黎學俊也透露,消協從去年1月至今接獲六起與數碼貨幣相關的投訴案。這些案例大致上是對業者提供的服務不滿,或是沒有派發款項。
今年8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首次對ICO表示關注,指出如果這活動發行的代幣符合證券期貨法令對股票的定義,就得接受監管。當局上個月又發布《數碼代幣發行指引》,對受監管的活動做出明確定義。
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家強受訪時指出,指引不具備法律效力,主要意義在于明確ICO發行者和相關平台的責任,提醒他們依法辦事。
金管局提醒投資者謹慎考慮
除了監管機構面向企業,金管局周二也發出措辭強烈的文告,提醒公衆在投資加密貨幣時要謹慎考慮,應充分了解相關風險。
新加坡加密貨幣與區塊鏈行業協會(ACCESS)近期也發布通告,提醒投資者在投資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例如代幣是否是股權等。新加坡比特幣俱樂部共同創辦人沈貴利也建議,投資者可先查詢公司管理層的背景,以及公司是否會在新加坡長期營運等。
他說:“不過,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必須了解自己能承擔的風險,以及在事件發生後可以采取的步驟。”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教授李國權指出,ICO目前處于試驗階段,仍是高風險投資,更適合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和區塊鏈業內人士。
“ICO投資複雜性高,投資收益存在著極大不確定性,不適合傳統基金投資者,甚至不適合投機者,更不適合老年人和經濟能力有限的人群。”
ICO公司來自各領域
在新加坡,推出ICO的公司來自各領域,除了金融科技公司,針對遊戲、奢侈品的公司都加入這股熱潮。它們發行的代幣更是多樣化,有的象征會員的身份,也有的是遊戲貨幣。
《聯合早報》采訪了三家即將推出ICO的創辦人,了解他們的商業模式,以及日後的發展計劃。
Game Tester:結合各國玩家測試並改善遊戲
過去八年從事遊戲行業,來自澳大利亞的多伯森(David Dobson)發現,許多遊戲開發者經常面對的挑戰,是需要許多玩家測試並給予反饋。
他于兩年前與弟弟設立遊戲平台Game Tester,籌備一年後推出平台,成爲開發者與玩家聚集的平台,平台目前有1萬8000名用戶。
透過平台,玩家可測試不同的遊戲並提出反饋。這些數據也可以讓開發者分析,例如知道玩家來自何處,花多少時間升級等,以進一步改善遊戲。
多伯森如今拓展業務,推出ICO發行代幣GTCoin,目前是預售活動階段。當ICO明年3月底推出後,公司料可籌3000萬美元。他們將用于招聘、壯大平台規模,以及進軍海外市場,包括新加坡。
代幣持有者可將GTCoin兌換成遊戲內的貨幣購買武器等,也能購買硬件,例如本地公司雷蛇(Razer)的背包。GTCoin日後也可在交易平台上兌換成其他加密貨幣。
多伯森說:“通過ICO籌資,我們能設立一大群組,而他們的目標與公司是一致的。”
Tokenize:與投資者交流重新定義ICO
目前,許多投資並交易加密貨幣的新加坡人,大致上都是使用國外的交易平台,將法定貨幣兌換成加密貨幣,再利用加密貨幣購買代幣。
曾在智能財務顧問公司Bambu擔任軟件開發者的洪啓育,因此決定設立Tokenize交易平台。這樣一來,投資者能使用平台互相兌換加密貨幣。
他告訴記者,目前有200人表示有興趣,並會在下個月推出平台,讓投資者嘗試。
洪啓育說,他打算于5月邀請有意參與的投資者出席活動並推出ICO,讓他們當場購買代幣。這代幣象征會員身份,投資者因此可享有優惠,例如無須支付處理費、也可免費參與活動。他們預計可籌得500萬美元。
“我們注重的是與投資者的互動,並要通過面對面交流認識彼此,建立信任,而不是通過網絡形式。”
洪啓育說,公司會利用資金壯大團隊和提升平台。他透露,Tokenize平台日後也會有支付、儲蓄和捐款功能。
Infocorp:采普惠金融模式助客工農民
兩個月前,金融科技公司Infocorp推出Crosspay手機應用,方便在大士村客工宿舍的客工采用無現金支付方式,也通過手機彙款回鄉。客工因此無需在宿舍存放大筆現金,避免引發偷竊案,也可以節省排隊等候彙款的時間。
公司如今進一步拓展業務,明年3月推出ICO幫助周邊區域的4億人。
“保險公司和微型金融機構可投資我們發行的SEN代幣,爲這群人制定畜牧抵押貸款(livestock collaterised loans)。”
這樣一來,若有農民需要一筆錢時,可在飼養的牛系上無線通訊(NFC)標簽,通過Crosspay就可抵押這頭牛並獲得貸款。
賴建銘說,多個發展中國家的業者對這計劃有興趣。
金融科技公司Infocorp總裁賴建銘解釋,這套融資系統使用區塊鏈技術,公司的目標是實現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
多國對ICO監管更嚴格
全球ICO融資金額創下新高,許多國家對ICO活動的監管也更加嚴格。
ICO規模最大的美國,最早表態將監管ICO。今年7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宣布,虛擬組織在美國發起的ICO活動將受到聯邦證券法監管。
單單在這個月,美國就介入兩個活動。名爲Plexcorps的公司承諾可讓代幣在一個月內翻12倍。它在四個月內向數千名投資者籌集1500萬美元(約2000萬新元)。證券交易委員會說這是詐騙案,獲得庭令凍結公司資産,並向公司采取法律行動。
幾天後,委員會叫停一宗打算籌1500萬美元的ICO,原因是這個食評平台Munchee發行的代幣構成證券,因此沒有遵照證券法規定。
ICO可能涉及欺詐、洗黑錢和恐怖主義融資,這令各國政府對它戒備有加。中國和韓國政府今年9月相繼喊停ICO,越南更禁止加密貨幣交易。俄羅斯監管部門則宣布將針對ICO活動制定監管條例。
至于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香港等地則和我國一樣,有健全的監管框架,目前有關當局僅提醒業者相關的法令,並通知投資者這方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