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過去是‘花園城市’,經過多年精心策劃的綠化工程,如今已晉升爲‘花園裏的城市’。
在這麽一座大自然與人類共存的城市裏,人們和野生動物之間難免會有沖突。近期發生的幾起野豬和野猴騷擾事件,更令人關注在人口高度密集的新加坡,人類與野生動物應如何和平共存。
上個月,一頭野豬出現在榜鵝西立交橋一帶,在馬路上亂竄時被德士撞倒。這只野豬原本負傷倒在路上,卻突然起身沖向周圍人群,結果遭警方開槍射傷,最後被人道毀滅。
較早前,另一頭野豬在武吉知馬山景道的人行道上,襲擊一名路過的男子,把他的腿給咬傷。野豬傷人後沖出馬路,結果被巴士撞死。
最近頻頻傳出有關野豬被汽車撞倒或襲擊路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人們對野生動物課題的關注。
新加坡從早期的“花園城市”晉升爲“花園裏的城市”,顯示有關當局要將城市發展與大自然融爲一體的決心。在這個綠化工程當中,野生動物的保育工作自然扮演重要角色;在人口密集的島國上,人類要如何與野生動物和平共存,也成爲關鍵問題。
農糧獸醫局受詢時透露,今年1月至10月共接獲4080起關于野生動物(鳥類除外)的反饋,其中有250起涉及野豬。這些反饋多數是出于公共安全的顧慮,或是動物所造成的困擾。
農糧局發言人說:“凡是涉及公共衛生或安全顧慮的案例,如動物闖進住宅等場所造成破壞、傷人,或是可能傳播病菌時,農糧局必須迅速采取行動。我們會跟利益相關者共同探討除去或遷移動物的不同方法。”
每月平均拯救300多只野生動物
關愛動物研究協會(ACRES)副執行理事長卡萊透露,協會每月接到大約700通關于野生動物的電話。有時,工作人員只需在電話上給予應對建議,其他時候就必須派人前去處理。協會每月平均拯救超過300只野生動物。
協會副執行理事長安布認爲,近來人們與野生動物的沖突似乎有增加趨勢,實際上是事件通過社交媒體被放大了,顯得這類事件似乎增加了。她說:“現在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機,可隨時隨地拍下所看到的野生動物照片,上傳到社交媒體,消息很容易就傳開。”
盡管如此,安布也指出島國不斷地開發建設,難免會壓縮動物活動的空間。“尤其是在自然保護區附近建造組屋等發展項目,肯定會拉近人和動物之間的距離。例如政府即將在登加(Tengah)開辟組屋新鎮,那一帶原本是森林地帶,新鎮建成後將毗鄰西部和中央集水區,到時難免會有野生動物出沒。因此當局有必要提醒居民做好心理准備,了解自己即將遷入一個什麽樣的居住環境。”
建屋發展局將未來的登加新鎮稱爲本地首個“森林鎮”。安布和卡萊都認爲,若這個發展概念成功推行,可成爲人類與野生動物和平共存的模式。
城市規劃采“親自然”措施
事實上新加坡自獨立以來,在建築發展項目中總是有意識地融入綠色元素,打造成早期綠意盎然的花園城市。國家公園局國家生物多樣性中心高級署長林良任指出,早在近年流行的“親自然”(biophilic)一詞出現之前,新加坡就已將它列爲發展方針,在城市規劃方面采取“親自然”措施。
林良任說:“許多國家2030年的願景,是希望擁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然而新加坡的2030年願景,卻是增加全島的綠色覆蓋面和綠色建築,相信這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
我國目前有超過3100座綠色建築,即約34%的建築已獲綠色建築標志認證,穩步朝2030年至少80%建築爲綠色建築的目標邁進。
林良任認爲,野生動物和人有沖突,原因在于人們直接或間接的餵食。他說:“多數動物其實是很‘害羞’的,甯願待在熟悉的森林環境裏。動物之所以走出森林,往往是爲了覓食、尋找配偶,或是因爲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他以峇厘島著名的聖猴森林爲例,指那裏的猴子喜歡搶走遊客的包包、眼鏡等東西,包括遊客手中的食物。“猴子原本應該在森林裏覓食,但那裏的猴子已把遊客視爲另一個食物來源,大多是因爲不少訪客覺得它們可愛,主動餵它們食物,導致猴子養成這種習慣。”
安布指出,除了直接餵食的行爲,人們若不妥善處理食物垃圾,也有可能造成上述問題。“人們經常忽略妥善處理食物垃圾的重要性。食物垃圾沒處理好,自然會吸引野生動物來覓食,無形中增加動物和人發生沖突的概率。尤其是在野生動物經常出沒的地方,建議采用可預防野生動物打開的垃圾桶。”
這也是關愛動物研究協會定期舉辦活動教導公衆應對野生動物的原因。例如,協會兩個月前和農糧局與公園局合作,爲山景道一帶居民舉辦關于野豬的對話會,吸引超過100人出席。
卡萊說:“遇到野生動物的基本原則是保持一段距離,不要企圖接近或餵食,也不要用閃光燈拍照。如果我們能夠在人口稠密的新加坡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相信可成爲其他國家的典範。”
加強宣導減少沖突
要減少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沖突,受訪組織都主張加強宣導工作,教育人們正確應對野生動物的知識。
熱衷于照顧動物福利的義順集選區議員黃國光發現,與10年前相比,國人對野生動物的態度有些改變。他以今年4月在武吉班讓實加路擾民的頑猴爲例:“當猴子被捕捉後,許多網民都希望當局不會將它人道毀滅,這跟10年前人們對待野生動物的方式截然不同。”
黃國光認爲有必要采取主動,在沖突發生前先做好防範措施。“義順最近也出現一只猴子,但我們積極宣導不要餵猴子和處理好食物垃圾。果然在不久後,猴子就自動消失了,沒有對居民造成困擾。”
他指出,當局很多時候是在被動情況下采取行動,導致這類事件經常沒有很好地解決。
黃國光建議當局先統計島國各種野生動物數量,再計算自然保護區等綠色地帶的容積率,若發現動物數量超出容積率,可采取適當措施如推行動物絕育計劃等。
今年6月,互聯網上流傳一個視頻,顯示約20只野豬晚餐時間出現在大士巴士終站附近的食堂,似乎在等待食客分食物給它們吃。
若有人餵食野豬 農糧局將采行動
農糧局表示,正不斷與利益相關者如國家公園局、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等合作,減少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接觸和沖突。必要時,也不排除采取執法行動的可能性。
針對野豬問題,農糧局發言人說:“我們會繼續觀察和管理自然生態裏的野豬數量。若發現有人給野豬餵食,將采取執法行動。我們也將探討在野豬較多的地方設立矮圍欄,阻止野豬誤闖森林以外的地方。”
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在新加坡動物園、夜間野生動物園、河川生態園和飛禽公園定期舉辦“戶外教室”活動,讓學生從小接觸和了解野生動物的習性。
集團保護研究員劉恩霖說:“我們致力于保護新加坡和東南亞的豐富自然生態,許多工作人員也是多個本土物種如馬來穿山甲、印度尼西亞葉猴和野豬等工作小組的活躍成員……我們也和當局緊密合作,保護受威脅的物種,以及減少公衆和野生動物的負面互動。”
正如安布所言:“新加坡是個非常獨特的地方,既有現代化建設又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從機場開始短短20分鍾路程就能抵達自然保護區森林,又或者在海邊看到野生水獺。因此我們都有責任維護新加坡的這個特點。”
水獺重現顯示我國綠化成就
新加坡在綠化方面取得不少成果,最顯著的莫過于野生水獺重現。
水獺是東南亞和南亞的本土物種,它們的足迹遍布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等地。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許多自然學者普遍認爲水獺在島國已經絕迹,直到90年代有人在雙溪布洛自然公園目睹一只野生水獺,此後有越來越多人目睹水獺出現在我國海岸邊。
我國料有60多只野生水獺
研究水獺超過20年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科學系高級講師西瓦索迪(N. Sivasothi)估計島國上目前有60多只野生水獺。隨著越來越多水獺選擇在我國“定居”, 西瓦索迪在2011年成立水獺保育志願團體OtterWatch,追蹤及搜集一切有關水獺的資料和照片。
今年10月,發現一只水獺身上纏著塑料環,導致其背部割傷。OtterWatch于是連同公園局、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等多個機構,合力拯救水獺。
拯救行動上個月展開,由多方人員組成的團隊順利將這只名爲“Aquarius”的水獺圍捕,將它麻醉以解除它身上的塑料環、注射止痛針和清理傷口等。拯救工作順利完成後,Aquarius被釋放,隔天就看到它和水獺家族團聚了。
西瓦索迪對那次的拯救行動非常滿意。他說:“很慶幸每個人都做好充分准備,清楚自己的角色,在拯救過程中也保持鎮定,整個行動才得以順利完成。”
協助透過鏡頭捕捉拯救行動的水獺發燒友張德興(46歲,金融從業員)表示,這些年來通過相機捕捉水獺的身影,目的是要提高人們對本地自然生態的意識。
他透露:“我有一次在濱海灣目睹一名60歲婦女,看到水獺就直接走向它們,也不考慮水獺是野生動物,隨時都有可能沖上前咬她。因此希望通過我們的保育和宣導工作,提高人們對水獺的認識。”
拯救Aquarius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傳開後,許多網民都按贊。西瓦索迪說:“野生保育是一項艱難工作。在負面新聞不斷傳出的背景下,Aquarius拯救行動的成功可謂一道曙光,對其他國內外野生保育組織來說,也有借鑒的價值。”
若碰到野豬:
- 保持距離,鎮定地走開
- 避免做出任何使野豬感到受威脅的舉動如大聲喊叫、突然移動、閃光攝影等
- 不要給野豬餵食
- 若野豬緊跟在後,未必是要攻擊,有可能只是習慣向人們討食。這時候千萬不要奔跑或攻擊野豬,應該慢慢鎮定地走開
若碰到野猴:
- 保持距離,不要和野猴對望,或做出任何威脅性動作
- 若野猴闖進屋子偷食物,爲了個人安全應避免和野猴對峙,讓野猴自行離開
- 野猴之間不時會打架,若發現因其他緣故受重傷的野猴,應撥打關愛動物研究協會熱線9783-7782
- 若發現受困的野猴,不要企圖釋放它或對它笑,因爲野猴認爲露出牙齒是一種攻擊行爲
若碰到蛇:
- 若在叢林、水溝和其他綠色空間看見蛇,只須避開它們即可
- 若在住宅區發現蛇,可撥打關愛動物研究協會熱線
- 若身邊有寵物,確保它們不會接近蛇
(資料來源:關愛動物研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