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
我們往往小觑爲未來做好理財規劃的重要性。同時,投資者宜于定期重整配置,確保與自己的風險及回報的目標相一致,以獲得最佳回報,在頤養天年時安枕無憂。
剛踏入2018年,是趁機檢討個人財政狀況的良機。
我們往往小觑爲未來做好理財規劃的重要性。只要從一道簡單的算術題,我們便知道如果要安享晚年,應該及早管理自己的財富。越早開始儲蓄和投資,借著複合增長的力量便可越早達到財務自由,踏上富庶之路。
例如,某人在19歲時開始每年儲蓄2000元,每年複合利率爲10%,持續七年不變。她之後停止繼續儲蓄,但把那筆儲蓄(于相同每年複合利率環境下)進行多元化投資。簡單計算,她在首七年的工作生涯已儲蓄1萬4000元,到66歲時便成爲百萬富翁。
與此同時,讓我們看看她朋友的情況。她的朋友于26歲時才開始儲蓄,若要在相同年歲即66歲成爲百萬富翁,假設每年複合利率爲10%,她的朋友需要持續41年每年儲蓄2000元,才可以達成目標。由此可見,盡早儲蓄和投資有很大好處。
累積了一筆儲蓄後,我們如何運用這筆資金才可以獲得財務保障呢?利用這筆儲蓄爲黃金歲月做好准備,還是在財政上資助子女呢?最普遍的做法是把儲蓄存放于銀行,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爲這樣做有保障。然而,我們必須考慮這筆儲蓄在計算通脹率後的實質回報。
多元化投資可提高回報
因此,如果要保本的話,進行多元化投資至關重要。除了把金錢存入銀行外,另一個最常見的做法是透過保險的年金、儲蓄壽險來保本和增加財富。一般而言,保險屬長遠性質,會于某個特定日期後才提供預設回報,但弊端是缺乏彈性,在有需要時未能即時取回應急款項。
所以,投資于包含股票、債券及貴金屬的多元化一籃子組合非常有用。這些資産較傳統的保險産品更爲可取、靈活,可應付人生中不同階段的需要。例如資助子女的教育或嫁娶或突然出現的健康問題等,而且把一部分資金投放于全球市場有助分散風險。
研究顯示,將部分財富投資于類似的多元化一籃子組合可提高整體回報。股票的回報往往高于債券。因此,投資各占一半的股票與債券(或銀行存款)的一籃子組合,長遠看來它比單單銀行存款將能提供更可觀的回報。
一般而言,人們往往在工作生涯初期,會把大部分的資金投資于股票而非債券。越接近退休年齡則越需要保本,股票與債券的比率便會逆轉。股票與債券配置的金科玉律是把(100減去你的年齡)的百分比投資于股票。所以,如果你是40歲,一般會建議你把60%的資金投資于股票。由于人的壽命延長了,這項規條可能需要修改以便增加股票的配置,尤其是如果你有繼任安排時更要如此做。
因應市況定期重整配置
同時,你也要留意市場處于哪個階段和周期,以便調整股票與債券的資産配置。
雖然目前的全球股市複蘇的時間是有史以來第二長的,但是由于財政狀況寬松及企業盈利獲上調,故衰退風險仍然溫和,這對全球股市和其他風險資産都帶來支持。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溫和上升,加上通脹仍然受壓,風險資産可能會進一步上揚。盡管目前的資産估值較高,經濟周期處于末段,但經濟呈現增長和全球的貨幣政策寬松,顯示高風險資産仍然有上行空間。
因此,現時采取傾向高風險的資産配置顯得合理。然而,目前經濟處于周期末段及波動性較低,故更須注重資産類別的多元化及風險管理。各央行可能加快取消寬松的貨幣政策、市場過于追逐風險、地緣政治、中國的去杠杆化措施,以及有關措施對全球貿易與商品的潛在影響等,都是我們必須密切注意的風險。無論如何,在市場趨升的環境下,投資者宜于定期重整配置,確保與自己的風險及回報的目標相一致。
總的來說,理財規劃必須經過深思熟慮,並符合本身的人生目標,然後盡早開始儲蓄和投資。縱使我們較遲才開始管理財富,但也要向下一代灌輸早些規劃財富的觀念。所以,投資者須將儲蓄進行多元化投資,以獲取更佳的回報,在頤養天年時安枕無憂。
(作者是渣打銀行
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