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王動
編輯丨花生露
“一下雪,北京就變成了北平,西安就成了長安,南京就成了金陵……”
每一年冬天,每一場雪後,這句名言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在你的朋友圈裏缺席。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微博
其實這句名言來自導演尹麗川2005年的一篇博文,原話是這樣說的,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
我們去後海看雪,就回到明清。
灰牆,紅磚,枯樹,冰湖。寒冷直至心肺。腳指頭凍僵。。。
唯北方的冷,才如此爽快透徹。
導演對生活的觀察確實細致。今天的文藝青年們坐在暖氣房裏,喜滋滋地欣賞銀裝素裹景象時,暢想“夢回大清”抒發思古幽情時,完全忘記了,在沒有暖氣的冬天,一下雪有多冷。
如果可以穿越,請記得一定避開冬天。
有了暖氣片,給個皇帝都不換
知乎曾經有一個熱門問題,“你願意在現代做一個普通人,還是去古代當皇帝?”
抛開精神成就不談,古代的皇帝確實不算一個好的穿越選擇。日夜操勞、權謀算計,物質享受更是和現代沒法比,禦膳房的吃食看著精致,也遠比不上今日的豐富,更可怕的是,沒有空調。
夏日還則罷了,清代的皇帝會選擇去承德或者頤和園避暑,還有地窖的冰塊可以臨時降溫。想抵禦冬日的嚴寒,法子就只有一個:燒火。
影視劇展示過古代貴族階層所用的各式手爐,細節還原度很好。
有手爐,自然也就有腳爐。
除此之外,熏爐、熏籠、彜爐、鼎式爐等等應有盡有,再加上室內取暖的大招——火炕和火地取暖,所有的這一切取暖設施,全要仰仗炭火。
|“火地取暖”技術,圖爲古代的“地暖”加熱原理。不過建設成本頗高,即使是故宮,也僅在在養心殿、坤甯宮等處才建了“地暖”。
因爲燃燒産生的熱能轉換非常低效,古代人過冬相當費柴。據記載,光緒二十八年,宮中共用紅蘿炭81萬余斤,白炭5200多斤,黑炭561萬余斤,煤526萬余斤,木柴1504萬余斤。這其中當然也有廚房、齋醮等項目的用度,但大頭還是取暖。
盡管耗費了驚人的柴炭,但皇帝的冬天並不好過。
嘉慶皇帝某日上殿之後寫了一道口谕,
本日朕禦太和殿,內安設火盆過多,後面三槽隔扇俱開,又遇風吹,火星滿地,經禦前大臣侍衛等紛紛踹滅……並不禦寒,竟爲開銷地步,徒費無益……
面積超過2000㎡的太和殿,即使多擺火盆,也很難暖和上來,兩側的風從窗戶中吹來,滿地火星亂走,這種場面讓嘉慶心驚膽戰,不得不下旨讓內務府大臣勤加查看火盆。爲了避免火災隱患,再冷也不能違例多加火盆。
而且,嘉慶皇帝的擔憂非常有道理。嘉慶二年十月二十一日,由于當日的掌火太監沒有徹底將熏籠中的余炭悶熄,炭火複燃,引發了一場大火,最終乾清宮、交泰殿、弘德殿、昭仁殿全部化爲灰燼。
爲了過上更暖和的生活,相比寬敞的大殿。皇帝往往更愛在小屋裏宅著。乾隆就最愛養心殿西側的暖閣“三希閣”,他在那裏寫出了無數詩篇。不過,爲了保暖更有效率,這座藏滿了字畫珍品的暖閣禦書房,面積不足10平方米。
好在身爲一國之君,炭火肯定管夠。乾隆就幸福地歌頌過暖閣,“敲詩不覺冷,漏永夜未央。”皇帝以外的貴族就要過得勤儉些。按照份例,皇太後每日用炭120斤,皇後110斤,公主30斤,皇孫,10斤。更別提微分地位的答應,常在,她們燒不上優質灰白的“紅籮炭”,只能靠普通黑炭取暖。也許,“冷宮”並不是一種比喻,而是很寫實的描述。
冬季燒炭更大的隱患還是在于煤氣中毒。明代宮廷內監劉若愚在他的《明宮史》中就曾寫道:“皇子女或中此毒,屢至薨夭,良可痛也”。
溥儀也曾煤氣中毒過。他在日記中寫,“二十九日,晴。夜一時許,即被呼醒,覺甚不適。及下地,方知已受煤毒。二人扶余以行,至前室已暈去。臥于榻上,少頃即醒,又越數時乃愈。而在余寢室之二太監,亦暈倒,今日方知煤之當緊(警)戒也。”
不過,故宮的冬天也曾短暫地溫暖過。宣統皇帝時期,隆裕太後居住的延禧宮中就安裝了更加先進的現代化取暖設備——電暖爐。可惜的是花費實在是高,僅購買設備就花了白銀9000兩,耗電量也很驚人,每月所用電費即達到1680兩。
柴米油鹽醬醋茶,沒柴都白搭
如果說穿越回去做皇帝可能會挨凍,那麽,在冬天穿越回去做普通人,可能會要命。
在宮廷年耗數以百萬級、千萬計的柴炭時,大量的平民依然面臨著無柴可燒的窘境。在古代的華北地區,薪柴向來是緊缺物資。
“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排第一位 。“不當家不止柴米貴”,也是柴比較重要。明清主管炭火供應的機構,叫“惜薪司”,意爲愛惜薪柴(然而並沒有做到)。現代人最關心的詞彙“薪水”,本意也是指薪柴與生活用水。
因爲自然環境差異,北方地區不像南方有大量速生的葦草可充當燃料,只能砍伐多年生的高大喬木,而後者生長速度相當緩慢。經過長期的砍伐,“今齊、魯間松林盡矣,漸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禿)矣”(《夢溪筆談》)。
目力所及,林木幾盡,然而冬天總是要過的,缺薪少柴的民衆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
宋神宗時期,北方地區出現了大面積砍伐桑棗的現象。而桑棗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砍伐桑棗無異于飲鸩止渴。根據北宋律法,伐桑樹三工(合126尺)以上,首犯處死,從犯流放。政府如此嚴刑峻法、三令五申,卻依然無法阻止愈演愈烈的砍伐,原因很簡單:沒柴過冬了。
圖片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明十三陵圖
薪柴是如此緊張,以至于一遇到供應難題,民衆日常生活馬上斷檔。
在北宋末期,金兵包圍汴京城,首先告急的不是糧食,而是燃料。薪柴不濟,宋欽宗不得不開放皇家園林供民衆采伐,幾天之後,竹木被砍伐一空,人們又開始拆亭台樓閣,途中還發生了樓台倒塌、哄搶、踩踏等事件,數百人喪生。
聽到消息的金人只說了四個字:
大宋藥丸。
即使在承平年代,對平民百姓而言,寒冬也是一道嚴峻的關口。
根據曆史記載,華北、西北地區曆史上每隔數年到十數年就會發生一次嚴重的寒凍災害。這些風刀霜劍,每一次都能帶走無數人的生命。
豈曰無衣
今日,穿著漢服去故宮拍雪景照的博主也還是挺幸福的。美麗的漢服下面,可以這樣搭配:
秋衣+加絨加厚保暖內衣+厚羊絨衫+漢服上襖+披風/鬥篷
秋褲+加絨加厚保暖內衣+加厚深冬膚色打底褲+下裙
如果你穿越回元代以前的任何時期,這些東西,你一樣都見不到,再有錢也不行——因爲他們壓根沒被發明出來。
有許多文學作品記載過普通人過冬的悲慘景象。如白居易在《村居苦寒》中寫到:“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這裏說的“無衣”,不是沒有衣服穿,而是沒有冬衣。
世界上最早的羽絨服專利申請于1940年,距離新中國成立不到十年;
化學纖維是現代石油工業的産物,自不待言;
針織毛衣傳入中國,晚至鴉片戰爭之後;
就連經常被誤認爲曆史悠久的棉紡技術,誕生也不過數百年。棉紡織品在中國得以大規模應用,是在宋末元初。
那中國古人到底穿什麽?
簡單來說,富人衣絲綢,窮人穿麻布。
“遍身羅绮者,不是養蠶人”,在古代,絲綢非平民百姓所能消費了,普通人只能穿布衣。
當諸葛亮說“臣本布衣”的時候,他說的不是這個布:
而是這個:
不用細說你也看得出來,這玩意穿在身上是不可能舒服的。
麻布的舒適性一般,保暖性能同樣不敢恭維,好在富人有替代方案:皮草。
春秋時期衛靈公曾經在冬天征發民夫,有人向他進谏說,現在太冷了,不宜動工。衛靈公問:很冷嗎?不覺得呀。進谏者回答:您穿的是裘皮大衣,坐的是熊皮坐墊,當然是不冷……
對窮人而言,無論寒暑,都只有布衣可穿。到了冬天,就在裌衣(有裏有面的衣服)中填充絲絮、蘆花等物,原理接近今天的棉衣,但效果仍不可同日而語。
做一件這樣的裌衣並不容易。
據考證,在唐天寶年間,用普通麻布制作一套單衫單褲的成本,即可買米數十鬥,如果是絮綿的冬衣,價格自然更高。再加上汗衫、襖子、被子……置齊一套行頭需要上千文錢,可買米百鬥以上。無怪乎唐人的詩歌中會出現“幞頭巾子露,衫破肚皮開”的農民形象。
寢具的情況也差不多。
辛棄疾寫過:“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裏江山。”
(麻)布被難耐寒夜,自然令人“秋宵夢覺”。
而在《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中,才剛剛八月,杜甫就已經感到“布衾多年冷似鐵”。
長時間暴露在低溫環境下,人會比想象中更脆弱。
黑龍江省公安廳刑事技術總隊 2012年至 2015 年間受理了 25 例凍死案件,其中有5例發生在5月份,而哈爾濱5月份的平均氣溫在10℃以上。
實際上,有不小比例的凍死事件都發生在春秋兩季——死者往往低估了室外的寒冷程度。
就連泰國這樣標准的熱帶國家,都有人在家中活活凍死:
就算在香港這樣基礎設施完善的世界性大都市,寒潮來臨時也有人喪命于低溫:
如果這樣一場寒潮發生在千年以前,對于一個只有單衣、布衾的古代平民而言,就更是生死攸關的考驗。
這樣的慘痛經曆並不是化石堆中的古老曆史,一直到近代爲止,對于普通民衆來說,冬天都不能算一個可愛的季節。
民國十五年(1926年),當時的“社會調查部”曾經對北平的民衆生活進行過一次跟蹤調查。調查顯示,在冬春季節,北平的平民家庭平均每月用煤球100公斤左右,這種煤球,是用煤粉混合黃泥、水制作的一種低質量燃料。
作爲對比,今天我國集中供熱能耗平均在20至25公斤標准煤/平方米,采暖季每戶可以輕松消耗1噸以上的標准煤。
而衣著上,在1926年的北平,四分之三的人只有一套過冬的棉衣(或者一套也沒有)。
調查的48個家庭中,41個家庭連紙糊的天花板都沒有,房間保暖效果堪憂。
至于電熱毯、電油汀、暖寶寶、小太陽……當然就更沒有了。
在北平長大的梁實秋回憶道:“在北平的冬天,一眼望出去,幾乎到處是蕭瑟貧寒的景象,無需走向粥廠門前才能體會到什麽叫做饑寒交迫的境況。”
如果中國人漫長的過冬史是一把直尺,我們所處的這個年代,只能占據這把尺子的最後一個小小刻度。
習慣了“在北方的寒夜裏四季如春”的年輕一代很容易以爲事情本就如此,實際上,寒冬裏的溫熱是一種曆史短暫的奢侈。
參考文獻:
1.故宮博物院,https://www.dpm.org.cn/
2.明日冬至——看古人過冬如何設置“加熱模式”,紫金山,2017-12-21
http://js.chinaso.com/sy/detail/20171221/1000200033118751513839889939298767_1.html
3.趙九洲:《古代華北燃料問題研究》,南開大學,2012年
4.徐兆紅:《晉陝蒙地區曆史時期寒凍災害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17年
5.陶孟和:《北平生活費之分析》,1930年
6.張書韬:《25 例凍死案例法醫學分析》,中國法醫學雜志,2017年
7.納春英:《隋唐服飾研究——以平民日常服飾爲中心的考察》,2014年
8.朱起鵬:《爲什麽清朝皇帝都愛住養心殿》,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