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對未來迷茫、缺乏規劃與人生目標是當代年輕人的通病。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對青少年發展和品格教育有著深厚研究,他認爲真正沒有目標的孩子只是少數,但急功近利的家庭與校園環境,正在逐步消解孩子們的目標感。針對這一現象,威廉教授認爲父母要成爲孩子的引導者,高度參與到孩子的興趣發展中來,他也分享了3種方法幫助解決兒童“空心病”。
書編丨Luna 編輯丨Travis
近日,求職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開播了。在衆多求職者中,有兩位讓人難忘。
一位是賀鑫磊。看到她已經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官便問了她關于職業的看法。
“如果拿到offer會不去公務員?”
“我自己也很糾結。”
“糾結公務員還是律師,這裏面你父母的意見占多大比例呢?”
“百分之六十。”
賀鑫磊
另一位是王骁,他在回答面試官的問題時,條理清晰,動機很強。
“對國際法、國際海洋法的興趣是怎麽培養起來的?”
“大四的時候遇到南海仲裁,當時法律界許多學者都在討論這個話題,我就以此作爲本科畢業論文的題目。在寫論文時更深入探索了這個方向,也更堅定了職業目標。”
“爲精進專業做了哪些努力?”
“本科畢業後,就從事學習國際海洋公法,參與國際法的實踐。”
“長期規劃是什麽?”
“把中國在國際的法律實力打造得更強。”
王骁
兩名面試者顯示出了截然不同的面貌,一個對職業規劃有些得過且過,另一個則井井有條,最後的面試結果也不言而喻。或許自此,他們的職業道路和人生就將走向不同的圖景。
其實,這種“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麽”的狀態在求職者中並不少見。此前,大學生因爲沒有人生目標,而導致“空心病”的新聞也引發關注,許多學子學業尚未完成,身體與精神卻已是負擔累累。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是當今世界研究青少年發展和品格教育最傑出的學者之一。
在多年的研究中,他也注意到了類似的現象:許多年輕人本該確立志向,努力前行,結果卻被空虛感長期困在了漂泊的狀態,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甚至墮于每天享樂。
究其原因,威廉·戴蒙認爲,是因爲這些孩子沒有人生目標。這個原因說起來簡單,但症結往往在青春期就存在了。
威廉·戴蒙
沒有目標的孩子過著怎樣的生活呢?他們自己對此有什麽感悟,又有什麽希望嗎?什麽樣的目標可以激勵這些年輕人?學校和家長又該做些什麽呢?
關于這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威廉·戴蒙將自己30年實驗研究獲得的見解都寫進了《目標感》一書裏。
誰茁壯成長
誰又未走上人生正軌
蘇格蘭史學家、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曾寫道:“一個人沒有目標,就像是一艘船沒有舵。”
威廉·戴蒙曾在教師培訓班遇到這樣一個學員:他是醫生,年僅30歲就已成爲美國東南部複雜外科心髒手術頂級專家,找他問診的人排起了長隊,可他卻對工作厭惡到早上不想起床。
就連中年人也會受到沒有目標的困擾,那麽青少年的情況如何呢?威廉·戴蒙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將青少年分爲了四類:
· 疏離者(25%)
· 空想者(25%)
· 淺嘗辄止者(31%)
· 目標明確者(20%)
1. 疏離者
疏離者的表現往往是沒有任何目標,也不會采取積極努力的行動去實現目標。一些人顯得很冷漠、不合群,還有些人則沉溺于享樂。
他們最常說的話就是“我不知道”、“沒想過”,他們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想的是“怎麽盡可能少受苦,多享樂”。
威廉·戴蒙遇到一位20歲的年輕女孩,她日常生活中的兩個主要活動就是交友和減肥。對于學業和就業,她認爲只要拿到學位就可以從事任何職業,但對具體從事什麽工作卻毫無想法。
這樣過一天算一天的生活真的快樂嗎?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沒有任何目標和投入的人所體驗到的“享樂性質的快樂”是非常短暫的,最終只會帶來空虛。
所以,疏離者們在生活、學業以及事業上都無法真正獲得快樂與幸福。
2. 空想者
空想者比疏離者稍微好一些,他們已經有了一個目標。但也僅此而已,因爲他們的目標往往只是一個雛形,並不成熟,空想者們也很少爲達成目標而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威廉·戴蒙提到了大三的莎拉,她總是表現出理想主義的沖動。她想從感興趣的電影入手,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比如拍攝一部女性主題的紀錄片。可是,除了參加過幾次學生戲劇表演和業余的視頻制作,她再無其他真正職業化的學習和准備。
像莎拉這類“空想者”,只看到了各類職業展現出的光鮮亮麗的一面:日進鬥金的直播網紅、滿載名譽的體育明星、文藝浪漫的作家;但他們從未了解過這些工作背後承載著怎樣的付出。
3. 淺嘗辄止者
淺嘗辄止者已經參與了一些至少看起來帶有潛在目標感的活動,但他們對這些活動本身的意義並沒有深入研究,往往只是一時興起。這種狀態使得他們輾轉于各種活動之中,找不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17歲的羅伯特雄心壯志地想要在高中畢業後,成爲一名情報官,爲政府工作。爲此,他也努力學習,達到了參軍所需的分數。
但是,他對于這份職業的理解卻很淺顯,只看到自己可以“享受”的部分:有面子,可以國外旅行,可以學習計算機知識……但對于自己要付出什麽卻知之甚少。
4. 目標明確者
目標明確者,不用說,已經找到了有意義的事,並且有長久的興趣,對自己的目標很清楚,也對怎麽實現有所規劃。
文章開頭提到的《令人心動的offer》中的王骁就是個鮮活的例子。
急功近利的環境“奪走”了他們的目標
可以看到,真正沒有任何目標的孩子,其實還是少數,但是爲什麽最終能夠向著目標堅定前進的人卻那麽少呢?當下急功近利的環境難辭其咎。
在校園中,日複一日的短期目標,比如完成作業、考高分,並不能決定未來的行程。
這些短期目標,不能幫助孩子想清楚自己想成爲什麽樣的人,他們也不明白人生需要達成什麽目的。
在媒體上,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故事在不停地上演和傳播。物質欲和膚淺的價值觀驅使著孩子們犧牲長遠抱負,追逐短期的成功。
在家庭裏,成年人讓年輕人跳出理想,學會關注物質上的收益。雖然是出于好意,但這種悲觀的想法反而讓年輕人不能全心、持久地投入。
1. 校園環境
威廉·戴蒙認爲,校園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點是,學生缺少了對校園日常生活的要求以及對活動的意義的探求。
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問“學生在學校裏做的事情”和“更遠大的目標”之間有什麽關系?這一點,似乎很少被老師提到,也鮮少和孩子分享很多人在追求目標過程中體會到的滿足、興趣和快樂。
爲什麽數學家要費力完成課本中必須學習的論證?爲什麽科學家要去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爲什麽要讀文學作品?爲什麽要讀莎士比亞的戲劇?
這些問題或許大人們心裏有答案,可是孩子們如果既沒有親身體驗,也不曾聽聞,是不會了解到的。
威廉·戴蒙曾到訪一所貧民區的學校,老師充滿熱情地分享了自己年輕時的經曆,談到一部偉大的作品是如何激勵她人生道路的。聽到這裏,孩子們注意力一下子就都被吸引了,專注地聽講,領會其中的涵義。
雖然,有些學校配有升學指導等和職業發展相關的崗位,但在學校裏,追求學業成就往往還是被排在了人生目標的前面。就算有升學指導,和學生談職業規劃和目標的頻率還是遠遠不夠。
2. 家庭環境
威廉·戴蒙在研究中,觀察到了一種“成年人與孩子倒置”的現象。
孩子們其實比父母們想象的更加敏銳。他們能夠看穿父母引導行爲的核心動機,是精打細算的自我推銷,還是一種糟糕的自我保護。
可是,就算孩子們感知到了這些,出于對父母的尊重,可能還是會聽從父母的建議,只是難以産生什麽熱情。
威廉·戴蒙曾收到一封媽媽的來信,信中寫道:
女兒在看了關于人口買賣的紀錄片後,想要爲此做些什麽。我便建議,可以在學校創辦一些提升人們這類意識的項目,或許還可以發起主題籌款。
我還說,這是個很棒的主意,因爲可以把這件事寫進大學的申請文書裏,給招生官留下個好印象。
女兒聽聞,又失望又嘲諷地說,是啊,媽媽,我就是這麽想的,對吧?
這位媽媽隨後寫道,她此時才意識到自己爲了讓孩子更有競爭力,把一個 “關心他人幸福”的長期目標,變成了短期的、自私的目標。
還有出身富裕家庭的大衛,一心想加入慈善組織,認爲有機會還可以實踐組織管理和法務。
但是,白手起家的爸爸堅決反對他的規劃,認爲兒子應該申請法學院,獲得更高的學位後,進入公司或企業就職,而不是在前途不明的慈善組織浪費時間。
父子兩人爲此大鬧了一場,最終以兩人各退一步收尾。大衛休學一年在慈善組織體驗工作,也向法學院提交了申請,只是還未獲得通過。
至此,雖然看似父子和解了,但大衛的自信、投入和激情都不如往昔了。
其實,年輕人並不希望大人們把艱難的現實遮蓋起來,他們希望學會的是如何在這樣的現實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父母能做什麽?幫助而非代勞
前文提到,沒有任何目標的孩子其實還是少數,只不過大多數人缺少一個引導者。
有動機但缺乏方向指引,反而讓孩子們更容易感到挫敗、抑郁和被疏遠。最關鍵的是,這些被隱藏起來的情緒真的被很多父母忽略了——“很多父母,並沒有把積極地幫助子女制訂未來計劃,當作是自己的責任”。
可事實上,父母能做的遠不止這樣。培養孩子的目標感需要父母的高度參與,並采取各種措施來支持孩子興趣的發展。
1. 不要直接爲孩子創建一個人生目標
要找到目標,還要了解真正的工作,做出成爲職業人的計劃。這些是讓孩子擁有目標感的重要步驟。要想達成,不斷的觀察和嘗試是必要的。
說到父母的高度參與,就避不開“直升機父母”這個標簽。在威廉·戴蒙看來,其實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住自己的控制欲。要參與,但不能過度控制。
“父母在影響孩子方面缺乏自信,我認爲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總是太快地想要看到結果。”
威廉·戴蒙認爲,父母要做孩子的啓蒙人和傾聽者,一定要學會問“爲什麽”。喚起孩子對問題的思考,在傾聽時不要漏掉孩子表現出來的興趣的火花。
· 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什麽?爲什麽這麽在乎?
· 有什麽長期目標嗎?爲什麽這些目標很重要?
· 過上好生活對你意味著什麽?做一個好人意味著什麽?
例:
媽媽:你學的哪些東西是重要的?孩子:生物。
媽媽:爲什麽重要呢?孩子:我們上周看了一個關于動物和環境汙染的電影。很多動物因爲環境汙染而瀕臨死亡,還有一些人因此得病,但一些工廠仍然往水裏排汙。
媽媽:那有沒有什麽是你想了解更多的?孩子:動物嗎?
媽媽:比如它們是如何受汙染影響的,也許能做點什麽。孩子:我也想做點什麽。
媽媽:有沒有什麽想法?孩子:聽說在阿拉斯加有個環境治理計劃,救了那裏所有狼群,聽上去很棒。
媽媽:如果你對這件事有持續的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甚至將來可以找一個這方面的工作。孩子:估計要學很多科學知識。
媽媽:可能是需要的。你的數學和科學一直學得不錯。有個專業叫環境科學,你大學時可以考慮這個。孩子:我想將來要麽照顧已經生病的動物,要麽在源頭上預防他們生病。媽媽:有道理。你願意的話,或許可以申請一份暑期工作,看看真實的工作情況是怎麽樣的。
在這個例子中,從“生物是很重要的”,到“我想將來要麽照顧已經生病的動物,要麽在源頭上預防他們生病”,媽媽並沒有告訴孩子要思考什麽,而是一直引導孩子去思考。
媽媽不僅敏銳地捕捉到了孩子的興趣,還將各種問題串聯起來,並且爲孩子提供信息,幫助他們了解專業,也了解真正的職業。
這個階段,最忌父母罔顧孩子的興趣,直接爲孩子設計出一個人生目標出來。父母無法選擇孩子的個性,也無法編寫他們的人生劇本,設計人生目標本就是無妄之舉。
2. 分享自己的職業經曆
前文提到,目前的學校教育中,老師很少讓孩子們探討科學家們做科研的動機,更少分享科研中的感受。但是在家中,父母就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分享自己的職業經曆。
賈裏德·桑德伯格在《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中曾指出,現在的職場人士更多地把時間花在了打電話或敲電腦上,而不是去做一些能夠讓孩子欣賞的具體事務。留給孩子的印象就是,父母的工作唯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帶回家的那份薪水。
雖然,有很多人回到家,想起工作的第一反應就是抱怨,但其實,父母完全可以和孩子談談自己的工作有什麽意義——可能因爲幫助了別人,可能因爲對社會有所貢獻,可能因爲工作是展示自我和個人成長的方式,還有可能是因爲能夠賺錢養家。
或許有的父母覺得在孩子面前談論工作的崇高目標會有點兒傻,可能孩子對社會的複雜結構也沒什麽了解。
但積極心理學證實了,孩子們聽到父母和自己解釋工作的重要性,不僅會受到鼓舞和激勵,也會受到教益:他們沒想到自己的父母真的會因對這個世界做出貢獻而感到驕傲。
3. 傳授實踐智慧
威廉·戴蒙在研究中發現,高目標感的年輕人都展現出一種“務實的理想主義”意識,也就是說,當現實確實無法實現抱負的時候,他們知道如何接受可能性上的局限。
這種早慧並不是天生的,是在不斷的試錯中獲得的。一開始尋找目標的時候,笨拙是很正常的事,孩子可以從失敗中得到教訓,也需要父母給他們一些前任的經驗。
作家兼媒體人本·斯坦就說自己一生都欠父母人情債:“我寫的是關于經濟和財政的專欄,我是怎麽一點點了解到相關信息的呢?因爲我的父親是一位知識淵博的經濟學家,他經常跟我的母親一起在飯桌上談論相關話題……”
前面提到,有許多成年人往往會提醒孩子在理想和經濟之間,要注意經濟保障。本是好意,卻陰差陽錯地讓孩子更關注物質經濟,而非自己的人生理想。
其實,父母們在談論這個話題時,不妨可以和孩子們探討一下如何保障和管理自己的錢財。讓孩子在能夠保障自己經濟來源的基礎上,繼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目標感,是一個聽起來很大的概念,似乎離日常生活很遠。但其實,它在不經意間,長長久久地影響著人的一生,不論年幼年長。
心理學家丹·麥克亞當斯研究了目標感很強的人群,發現他們會高度投入工作,也對後代的養育和教導盡心盡力。
生理上,他們比其他成年人更健康;心理上,他們也更滿足,更幸福。健康的人生觀也爲他們的個人成功創造了條件。
雛鳥終要離巢,最終,所有年輕人也都會做出自己的選擇,沒有人可以替代他們。但父母有可能做的,是讓他們做出能給自己一生帶來幸福感的好選擇。
注:文章中部分內容節選自《目標感》
獅城辣媽x育兒群
掃描小編芝士奶蓋的二維碼手動拉你進同齡育兒群備注:孩子出生年份,比如2015
近 期 好 文
點個“在看” 一定要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