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會館會長陳奕福說,配合李光前逝世50周年而出版的《仁光澤世 承前啓後》紀念專集,是要激發人們學習李光前回饋社會的精神。會館選擇在新春團拜時舉行紀念專集發布會和揭匾儀式,顯示不忘本和飲水思源的文化傳承。
新加坡南安會館在元宵節舉行新春團拜時,將爲《仁光澤世承前啓後》李光前紀念專集舉行新書發布會,同時把會館現有禮堂正式命名爲“李光前堂”。
另外,南安會館也將在鳳山寺舉行“紀念李光前文物展”,並把鳳山寺的一批文物捐給國家圖書館。
定于3月2日(星期五)傍晚6時至晚上10時,在南安會館禮堂舉行的戊戌歲次新春團拜,邀請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擔任主賓。她也是南安會館名譽顧問。
南安會館會長陳奕福說,配合李光前逝世50周年而出版的《仁光澤世 承前啓後》紀念專集,是要激發人們學習李光前回饋社會的精神。雖然李光前的生平事迹非常精彩,但有關他的資料卻很少。《仁》書是繼李光前同窗好友陳維龍出版《李光前博士傳後》,在本地出版的第二本有關李光前的書籍。
陳奕福說:”李氏基金創辦人李光前是南安人的驕傲,更是南安精神的代表人物。南安會館因此決定把越來越多人使用的會館禮堂以他命名,以此弘揚和傳承這種精神。”
南安會館選擇在新春團拜時舉行紀念專集發布會和揭匾儀式,顯示會館不忘本和飲水思源的文化傳承。會館總務股主任李家宏說,會館希望能讓鄉親、會員和公衆更深入認識會館的過去,從而找回重要先賢與會館及鳳山寺的關系淵源。
南安會館文化主任李成利則表示,會館希望通過厘清自己過去的曆史,培養文化自信,同時把它發揚光大,也要賦予它新的社會意義,避免年輕一代患上曆史失憶症。
陳奕福解釋說,南安會館的曆史也是新加坡建國史的一部分,是新加坡集體記憶的組成部分。許多先賢的曆史事迹尚留在民間,有待發掘,守住曆史能避免集體記憶留下空白。
南安會館會在鳳山寺辦一個“紀念李光前文物展”,包括把《聯合早報》去年10月18日出版的《仁光澤世 承前啓後》特輯變成展版,另外展出大約50件由文史研究者冼榕豪(60歲)借出的文物,當中包括曆史文件、舊照片、紀念特刊,儲蓄箱等。
過去在印尼從事能源生意的冼榕豪,15年前開始研究李光前的生平事迹,爲此,他到過倫敦和其他地方的檔案館翻查各種資料。冼榕豪認爲李光前的人生閱曆和學習經曆特別值得研究,無論是他早年在《叻報》當翻譯,在道南學校當教師,還是在政府部門當土地測量師,都塑造了後來成就彪炳的李光前。
通過體育與文化考察栽培年輕一代
他希望通過展覽讓公衆了解李光前的學習曆程,包括如何創立南益,所設立的各種重要組織與機構,以及和華僑銀行的關系等。
除了重視自身曆史,南安會館近年也很重視栽培年輕一代。陳奕福說,以鳳山寺爲首的聖公文化,近幾年一直在資助銳毅籃球隊,過去兩年每年資助兩萬元,今年將資助四萬元,讓球隊訓練12歲至19歲的各種族球員。今年9月,聖公文化將爲19歲以下的球員主辦聖公杯錦標賽。
南安會館今年還將贊助國立大學建築系學生到福建閩南地區考察“華僑建築與聚落”,對象包括林路大厝、潘受故居、詩山鳳山寺等。實地考察將能讓學生了解與記錄華僑建築的曆史與文化價值。學生回來後,將在鳳山寺舉辦小型展覽。
陳奕福說,南安會館今年會贊助兩批學生到閩南考察,一次的贊助費是1萬2000元,全年是2萬4000元。
《仁光澤世 承前啓後》一書由華文媒體新聞中心視覺部美術編輯李利群設計。一般書籍都是膠裝,無法把每頁都鋪平。《仁》書則采橫開本、裸背線裝的裝幀設計,古樸典雅,而且翻閱時可以鋪平書頁 ,有如翻閱一本畫冊。
《仁》書定價爲18元,公衆可從3月5日起,上網到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的“Zshop集品店”(zshop.zaobao.sg)了解購書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