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馨
在新加坡陪讀生活3年多
家有7歲半男娃小A
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喜歡閱讀
給小A的新加坡自然教育
緣起
2020年10月25日,考慮到將有長達七個月的時間不能出境遊,我開啓了“給孩子的新加坡自然教育計劃”。決心用6個月左右時間,每周一次,帶娃探索新加坡、走遍新加坡。
至2020年最後一天,曆時9周,我們已經走過11個自然森林和公園,按時間順序排列是:
1)奶牛場Dairy Farm Nature Park;
2)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Sungei Buloh Wetland Reserve;
3)南部山脊Southern Ridges/亨德森波浪橋Henderson Waves Bridge;
4)武吉巴督自然公園Buki Batok Nature Park;
5)裕廊飛禽公園Jurong Bird Park;
6)河川生態公園Sungei Buloh Reserve;
7)巴西立海灘Pasir Ris Beach;
8)白沙公園Pasir Ris Park;
9)動物園Singapore Zoo;
10) 科尼島Coney Island;
11)麥裏芝蓄水池MacRitchie Reservoir.
走過的地方越多,越有“小小的新加坡十分博大”的體會,因用腳步經過、和用車輪經過,是南轅北轍的感受。
巴西立海灘Pasir Ris Beach
爲何要走遍新加坡
在新加坡生活3年多,之前不覺得,自從五月底回了一趟國內,再回來,突然有想把在新加坡的生活用心經營的強烈願望。也許是Covid-19的突發,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思考:不僅要有感恩之心,更要有珍惜每一天的實際行動。
加之認識的小朋友陸續有雙目近視的現象,雖然小A的視力暫時還正常,但如此多的電子視屏使用,近視早晚難免。作爲家長,應該多給孩子戶外活動的機會,以延緩他的近視到來。
2019年10月,世衛組織發布了第一份《世界視力報告》。報告中估計,全球至少有22億人視力受損或失明,其中至少10億人的視力損傷問題原本可以通過預防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産品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或者每周能固定幾次戶外活動就可以避免視力受損現象的發生,若能進行Forest Bathing,更是完美。Forest Bathing——一種源自日本的森林浴法,也是我帶娃走遍新加坡的主要理念。
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Sungei Buloh Wetland Reserve
新加坡本地野生小猴子
探索自然的夥伴與工具
只有母子二人的Forest Bathing是欠缺的。大人可以只身一人與自然合二爲一,享受這份空曠與甯靜,而對孩子來說,玩伴與工具必不可少。
每次自然遊,小A都會興致勃勃地准備夾子、鏟子、筆記本和一些仿真動物玩具,這些工具各有各的用途。
在雙溪布洛,他和安安覺得環境如畫,而處處可見的垃圾極不協調,就用夾子將散落在岸邊和路邊的一些垃圾撿到塑料袋裏,再一起扔到垃圾桶裏,我稱他爲“環保小衛士”。
筆記本則用于他記錄自己的觀察。小男孩的視角是特別又充滿童趣的,在我們的自然遊首站Dairy Farm Park,他和Tony分工有序,Tony表達他的所見與想法,小A再結合自己的想法畫出來。
紛紛飄落的黃色樹葉鋪滿沉默無言的大地,清脆的童聲飄揚在微風裏,兩個小朋友在天地間合作的畫面,久久留存在我的腦海。
鏟子則一直未能用上,這是新加坡自然森林獨有的特點所致:地面要麽很硬,要麽很濕,除了已成形的道路可走,考慮到森林裏會有蛇、會很潮、有些地面也許深一腳淺一腳、更怕不小心踩到蜥蜴等現實因素,我們一直未曾進入深處。
同行小夥伴也是決定自然遊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從一開始,我便有借帶小A探索自然,給他約不同小夥伴的想法,這樣做的好處是:一來,他可以見到平常不容易見到的好朋友;二來,也能增強他的溝通與合作能力。
Tony和安安是小A玩的很好的夥伴。當他們在一起,總有非常豐富的玩耍點子,很容易就實現了“讓孩子在自然裏投入地探索”的目標,完全不需要大人的引導和支持。我們幾個大人也樂得省心,伴著風聲和樹葉婆娑的聲音談天說地。
Aidan是我亦師亦友的朋友Jenny的兒子,他們原本並不認識,且比小A小兩歲。因爲家教有道,五歲半的Aidan獨立、大方,和小A兩個人在一起玩並不違和,是小A新收獲的出乎意料的好朋友。
夢夢和Lego也是和小A一起探索過自然的朋友。還有其他的好朋友,小A一直想約,但因爲他們周日都有課,所以至今未能成行。
近日政府結束5人行限制,而擴展至8人。在之後的自然遊中,我有爲小A多約小夥伴的計劃,讓小朋友們在自然中練習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玩的也會更多元有趣。
我相信,每一次不同的風景、不同的夥伴、見到不同的行人、體會到的不同的感受,都將在孩子的成長中或多或少地留下印迹。這些印迹,也許在他成人後的某一天,將因某個相似的場景或人而豐富他的情感和人生體驗。
白沙公園Pasir Ris Park
科尼島Coney Island
新加坡是一座棲息在森林中的城市
2017年夏天,我剛抵達新加坡的第一周,就爲新加坡的潔淨程度、時時處處可見的綠化而贊歎,于是,我到大衆書局買了一本《李光耀回憶錄》。
後來又陸續收入幾本他的訪談與治國方略,深深感到:今日新加坡的點點滴滴,包括新加坡宜人的自然環境,都在無聲地表達這位偉人的政治智慧。
在新加坡建國初期,環境、制度、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舊設計急需打破,國家和民衆渴盼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
已故總理李光耀便提出“植樹綠化市區”這一城市未來建設的核心方向,並嚴格規定新加坡在各個方面的清潔政策,這在當年,理念先進且前衛。
李光耀曾說明過他的這一理念:“更清潔的社區能帶來更美好的生活,保持高昂的士氣,降低患病率,從而爲通過工業和旅遊業實現更高的經濟增長創造必要的社會條件。可以讓新加坡成爲本區域最清潔、最環保的城市。”
成爲清潔、環保的城市令新加坡在全世界享有盛譽,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才和家庭。
1963年,李光耀在荷蘭村種下一棵黃牛木,50年後的2013年,他又在荷蘭村公園種下一棵雨樹。在這50年中,他在新加坡一共種下60棵樹,有他和夫人柯玉芝喜歡的香灰莉樹、雨樹、黃牛木、狐尾椰、紐子花、青龍木等品種。
*新加坡雨樹
植樹運動發起後,從1963年至今,新加坡已經擁有超過200萬棵樹,並且有超過2000種的土生植物,是名副其實的棲息在森林中的城市。
當我駕車行駛在任何一座高速公路時,行駛有序的車輛在蜿蜒不止的片片綠意中,像一只只穿梭在林間的精靈,賦予了我心曠神怡的駕駛快感。因爲車輛兩側都有大片的綠色,對眼睛也是一種放松和休息。
植樹運動的成功也造就了新加坡豐富的自然景區資源。小島、山脊、橋、水、濕地保護區的錯列分布讓小小的新加坡層次豐富。因爲島內面積不大,去哪兒都頗爲方便,無形中助力了我們的自然探索計劃。
麥裏芝蓄水池MacRitchie Reservoir
探索自然給我和小朋友帶來什麽
最明顯的體會是尊重與融入。
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因爲新加坡自然資源的豐富與多樣,最重要的是綠色的普及與潔淨,令我一邊在自然的懷抱裏感受它的博大與無私,另一邊則體會著新加坡政府的經營智慧和良苦用心。即便我只是旅居在此的外地人,依然心生感激。
因爲感激,令我對這片土地和文化滋生了更多尊重。而尊重,又給我動力去繼續深度探索新加坡。
在“給孩子的新加坡自然遊計劃”結束後,我將會開啓新的計劃——給孩子的新加坡文化探索遊。
因爲,印度文化、馬來文化、宗教文化、華人文化、西方文化在這裏各有所依,多元文化融合的極好,是大人與小朋友進行跨文化交流體驗與學習的極佳之地。旅居在此的人們,都值得珍惜這樣多元的環境與文化,整體環境的安全,足以讓我們盡情暢遊。
探索自然給我的另一個收獲,便是隨著對新加坡的了解增多,而更能理解它的文化,從而也能讓自己更好地融入新加坡。身爲一名陪讀媽媽,我的日常並不豐富,孩子、學習、不多的朋友,僅此而已。
但這個計劃極大地延展了我在新加坡的視野邊界。每探索一個地方,我都知道還有新的地方,去了這個新的地方,還有更新的地方。
這讓我深深體會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人生也是如此,傲慢、自大是很膚淺的,謙遜、豁達才是永恒的修煉。
至于小A,收獲也是不小,這裏面既有顯性的收獲,也有隱性的收獲。
最重要的一點:孩子意識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知道與自然和諧相處。
記得在白沙公園,他蹲在石板路邊觀察一群忙來忙去搬米粒的小螞蟻半晌。新加坡常見“特産”除了蜥蜴,便是螞蟻,但不是隨處隨地都可以觀察螞蟻,比如,匆忙上學的時候即便有心、也無閑。
而在自然遊過程中,孩子知道他有充足的時間,也知道大人的充分支持。于是,他的心情和腳步都會慢下來,靜靜體會他感興趣的事物。
在那一次的觀察中,他會根據螞蟻搬運的方向去溯源,也會對螞蟻的來處去處進行科學分析,還能對我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觀察設想和質疑,這說明他已經在開始發展自己的辯證思考能力。
看到成群結隊的猴子,他靜靜觀察猴媽媽幫小猴子捉虱子,也看到了兩只成年猴子的相擁。猴媽媽幫小猴子捉虱子的畫面,想必令他印象深刻,因爲他發明了“小猴抱”,每天晚上和媽媽親一下、抱一下,已成爲他的睡前儀式。
在麥裏芝蓄水池湖邊最美的一段,小A一邊踩著供人鍛煉的走路器材,一邊欣賞湖光山色;在雙溪布洛,他坐在觀鳥亭裏,一邊欣賞不遠處來過冬的候鳥群,一邊在他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
在巴西立海灘,他和Aidan坐在風景如西洋畫的草地上玩耍,眼前是碧藍的大海與沖浪的人群;在奶牛場,他和Tony在一片漫舞的黃花落葉中玩了半日;
在武吉巴督自然公園,他見到新加坡罕見的懸崖峭壁,並在日軍侵略新加坡紀念碑前短暫停留;在南部山脊的一棵雨樹下,他和三位小夥伴玩戰爭與角色扮演,又在亨德森波浪橋奔跑至雨下。
偶爾,我會誰都不約,只讓小A和媽媽一個人徜徉在自然中,此時沒有玩耍,而獨留Hiking、對自然的觀察和母子間的交流,保持和孩子的既有效又足夠的溝通,可以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森林步道,健身設施,蝴蝶,熱帶繁木,
都是新加坡常見景觀
結語
每一個在自然中玩耍的畫面,都將成爲孩子成長曆程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一項研究顯示,與大自然僅僅互動一個小時,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就增加了20%。在孩子的幼年,若需因學業悶在家裏或補習班和走進自然2選1,明智的父母可以選後者。
父母無法決定孩子未來的成就,但可以決定,在孩子的童年讓他愛上自然,喜歡自然的孩子,至少會是快樂和陽光的。
END
若馨
在新加坡陪讀生活三年多,家有七歲半男娃。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喜歡閱讀。歡迎加入“給孩子的新加坡自然遊計劃”。
*圖文來源公衆號:若馨的夢想世界(微信id:yoyo2013a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