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食用廚余的昆蟲在本地隨處可見。黑水虻變成蛹後營養豐富,還能用于餵魚、家禽和豬。國大這項研究爲期兩年,目標是爲我國開發食品再循環系統,減少食物浪費。
新加坡國立大學正在研究一種會食用廚余的本地昆蟲,希望借助昆蟲,解決我國食物浪費問題。
我國的食物浪費問題嚴重,2016年丟棄的食物重達80萬噸。換言之,每名國人在2016年平均浪費約140公斤的食物,相當于一天一碗肉挫面。
國大生物科學教授魯道夫·邁爾(Rudolf Meier)博士和研究團隊近期就對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展開研究。這類食用廚余的昆蟲在本地隨處可見,3000條幼蟲三小時內就能吃掉一個魚柳包。黑水虻變成蛹後營養豐富,還能用于餵魚、家禽和豬。
邁爾博士說:“人們丟棄的食物其實還有價值,依然有卡路裏,我們利用黑水虻消化廚余卡路裏後,還可將它變成農業飼料。”
這項爲期兩年的試驗由淡馬錫生態欣榮基金會出資,目標是爲我國開發食品再循環系統,減少食物浪費。
淡馬錫生態欣榮基金會總裁林福全說:“這項計劃以創新方式應對食物浪費問題,並有可能顯著影響我們可持續地生産食物的方式。”
基金會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撥款近1600萬元資助16個項目,包括這項黑水虻研究。
黑水虻的研究目前處于第一階段,研究團隊正嘗試“馴化”這些黑水虻,讓它們能習慣在較小的空間裏活動,更有效率地再循環食物。
邁爾博士說:“到了第二年,我們會設試驗工廠,從而了解運作上的困難,之後就能進一步擴大規模。”
邁爾博士的團隊也與女皇鎮一帶的惹蘭本查拉“農民”(Citizen Farm@Jalan Penjara)農場合作進行這項研究。農場內設有專屬的昆蟲養殖區,希望透過養殖黑水虻把食物垃圾轉化成肥料和動物飼料等。
除了養殖黑水虻,“農民”農場目前也利用咖啡渣和未經處理的木屑栽種蘑菇,並用水培方式培植羽衣甘藍(kale)和瑞士甜菜。
目前,黑水虻的養殖,以及蘑菇和蔬菜的栽種分別在農場的不同角落進行。農場希望接下來能節省空間,將三項工作集合在一個猶如架子、分三層的設備裏進行。
負責人何家偉說:“我希望在全島的住宅區推出這種三合一設備,種植蘑菇和蔬菜到附近的巴刹售賣,小販中心廚余的再循環工作也可更容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