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面對面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過去27年通過多項志願交流計劃,爲多個國家帶來積極、可持續影響,也爲新加坡開拓國際網絡。
配合新加坡今年擔任亞細安輪值主席國,基金會邀請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總結新加坡及亞細安這些年來
扮演的社區建設角色及未來的合作方向,並結集成書。
《聯合早報》在叢書正式發布前,與新加坡國際基金會主席、我國巡回大使王景榮和執行理事長陳麗娟,一同回顧基金會的建樹,探看未來如何與合作夥伴共建更美好的世界。
不管是在不丹培訓官員推廣資訊通信管理、在緬甸開展淨水源計劃、在老撾培訓物理治療師,還是建立青年社會企業聯系網絡,新加坡國際基金會與其義工27年來的多項交流計劃,展現了新加坡的“暖力量”。
新加坡今年擔任亞細安輪值主席國,新加坡國際基金會邀請了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針對新加坡及亞細安這些年來在社區建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未來可以如何更好的合作發表反饋。這些內容已結集成書,收錄爲基金會系列叢書“Insights from the Inside”(《在地外國人眼中的新加坡》)第三冊,即將在本月底出版。
據估計,自1991年成立以來,這個非盈利團體派出了超過4000名新加坡專職工作人員和專業志願者到阿富汗、柬埔寨、緬甸、越南、加納等17個國家開展志願服務,爲許多國家帶來積極和可持續的影響。
該組織推出的各項計劃,分享教育、環保、藝術、文化等領域,生活、商務等各個層面的思想、技能與經驗。在合作共贏,誠信睦鄰的基礎上展開各項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與交流渠道,把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的人們凝聚在一起,可說是讓新加坡發揮了“暖力量”。
在當前這個時代,互聯網的連結,各國利益交織空前緊密,各種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世界越來越成爲命運相連的“地球村”。除了政府層面的外交協作與交流,民間的交流更有助于消弭成見,共建更美好的世界。
“當世界更緊密的連結,也更趨向複雜,我們有必要投入時間建立人與人的聯系,促進跨社群的了解、跨文化認識,異中求同,攜手合作應對共同的挑戰。”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陳麗娟和基金會主席、我國巡回大使王景榮日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陳麗娟上列的這段話,道出了基金會的使命與宗旨所在——“結交朋友,爲了更美好的世界”。
“授人以漁”推動改變
陳麗娟說:“我們都是與當地的組織攜手合作,根據當地所需,通過‘授人以漁’的方式,推動改變。”
比如該組織2009年至2012年和印度尼西亞非政府組織(NGO)“瑞秋爾屋”(Rachel House)合作,爲末期病童提供更好的臨終關懷護理。在臨終關懷這種意識還未廣受關注時,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和該組織推展的上門臨終護理計劃獲得良好反響,最終被當地全國護士協會及國立醫院小兒臨終護理病房采用,得以推展開來。這種衆志成城的力量非常可貴。
陳麗娟也指出,義工及該組織推動的計劃有時也能促使公共政策制定者改變做法,讓更多人受惠。比如該組織剛在印度淡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完成一項爲期三年的加強婦孺保健計劃,一改過去保健機構“護士止步産房”的做法,允許護士在産婦難産時進入産房協助接生。這是他們在當地的合作夥伴努力了十多年都無法突破的。陳麗娟說,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也是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及“國民大使”所帶來的影響。
品牌效應衍生新加坡正面印象
王景榮補充說明,新加坡國際基金會扮演的增值作用,是通過自身的品牌效應,與地方政府疏通,讓計劃順利落實。
“公共外交的問題由我們處理。我們和當地機構接洽,打通官僚工作程序。新加坡國際基金會的品牌,也爲這些合作項目帶來一定程度的威信。否則單是醫院對醫院,或機構對機構的合作項目,很難獲得官方的首肯。”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的公共外交角色,在王景榮看來是新加坡對外聯系的“工具箱”裏的其中一個工具。他指出,基金會在區域乃至更遠的國家提高新加坡的思想占有率(mindshare),及建立聯系網絡,這些都有助提升新加坡和國人的國際形象。但提升形象的目的不是吸引外資,而是鼓勵更多人加入行善行列。
“當我們非常專業地執行這些合作項目,就能爲新加坡和新加坡人帶來正面印象。他人不把我們視作自私、惟利是圖、不關心其他國家人民的生活……當我們加深外國人對新加坡人的印象,他們有時會與我們展開更多合作,或幫我們與區域的其他非政府組織和社團建立聯系。”
青年社企計劃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自2010年起主辦青年社會企業家計劃,今年的46支隊伍來自12個國家與地區。
陳麗娟以2013年的得獎人莫子煊爲例,說明這項計劃不但資助年輕人設立社會企業,也協助參與的年輕人開拓視角,與全球接軌。
莫子煊與來自尼泊爾的同學阿卡什(24歲)想出Gazaab企劃,創辦社會企業。他設立的“Backstreet Academy”的網站發展獨特的深度旅遊,至今已集合來自43個發展中地區的貧困人家,讓他們向遊客傳授當地獨有的雕刻、捕魚及染布等傳統技藝。這些在地導遊的收入因此增加了兩三倍,生活改善了許多。
施的同時受益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這些年來之所以能夠持續吸引國人加入義工隊伍、與各國建立緊密聯系,一方面得益于許多獻出心力的“國民大使”,在互信共贏的交往中,和當地人建立了親密聯系;另一方面,這些“國民大使”發現自己也深受啓發,獲得了很大的滿足感。
有別于一些人認爲的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只吸引年輕人或專業人士參與,該組織義工來自各行各業,年齡介于18歲至78歲。許多參與新加坡國際基金會的專職人員加深了專業知識、對事物有了新的視野,同時吸收了新的知識。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陳麗娟說:“許多到國外參與計劃的國人告訴我,他們在‘施’的同時,也是‘受’的一方。許多義工和當地社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對當地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2010年起推出的“生命之水”計劃,爲貧困鄉區的村戶安裝濾水器,從基本的生命之源改善村民的生活。
52歲的全職軍人孫德蘭在五年內到訪柬埔寨10次,與當地的慈善組織合作,爲邊遠鄉區的居民鑿井取水,制作濾水器,提供幹淨食水。
孫德蘭說:“開始時,他們只把新加坡當做一個富裕小國。經過長時間相處,他們感受到我們的誠意,慢慢地我們建立起信任和友誼。在他們眼中,小國寡民的新加坡有大大的愛心。”
每一個人都能成爲國民大使
陳麗娟也以青年義工葉文聰舉例。葉文聰從小被診斷雙耳深度聽障,他不但克服困難考上大學,還在東帝汶“愛加倍”聽障學校服務了一年,教導聽障孩童手語、基本數學及識字,和孩子們感情融洽。孩子們以他爲榜樣,過後也當起了老師,教導聽障兒童。這種正面力量讓更多聽障孩童的家長改變傳統觀念,同意把孩子送到學校受教育。
葉文聰回國後仍惦挂著東帝汶的孩子,每年都回去看望他們,也開了個人攝影展,爲東帝汶“愛加倍”聽障學校籌款。
陳麗娟指出,基金會的各項計劃需要國人的持續參與才能成功。不管是海外義工、文化大使或者推動社會企業,每一個人都能成爲新加坡的國民大使,和世界各地的社區連接起來,攜手爲更美好的世界做出努力。
離開沙發 成就善舉
通過視頻鼓勵不同國界的人行善,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利用數碼媒體,推廣行善的信息,讓更多網民發起和參與善行。
名爲“Our Better World”的計劃,讓志願者、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拍攝好人好事,制成視頻,並在網上傳遞能量。新加坡國際基金會主席王景榮說,計劃的目的是激起受衆行善、向善,與他人分享愛心。
視頻中描述的善事應有盡有,包括以寵物狗爲老年人或體障人士提供心靈治療、看護者如何照料失智症患者、用婚紗爲早逝孩子縫制“天使禮服”等。
王景榮說:“計劃的構想是讓人離開沙發,做些善舉,要怎麽做由個人決定。想要與視頻中的人聯系也行,想要自己發起善舉也可以。”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並沒有將計劃的社會效應量化的具體做法,但截至去年,計劃在網上吸引到的活躍社群多達68萬人。去年也有61%的受衆在觀看視頻後表示采取了後續行動,如轉發視頻、分享自己的故事、加入個別善行的行列,或捐助善行等。
王景榮以自己的友人爲例說,朋友看了視頻後原本以爲視頻的目的是要讓他“爲自己過著喝威士忌酒、吃壽司的生活而過意不去”,但這名友人在一年後也發動自己的公司展開保護環境的工作。
“視頻的目的不是讓你因爲喝威士忌酒和吃壽司而過意不去,而是讓你意識到,外面有這麽多人盡管身處逆境,仍努力創造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