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金會曆經重重波折後將于明天在新加坡舉行,美國與朝鮮能不能就朝鮮半島實現無核化達成最終協議是此次峰會的焦點。各方對朝鮮同意全面棄核期望不大,但都期盼此次峰會能成爲美朝持續對話的起點。
你叫我“火箭人”,我罵你“老糊塗”;你說要“完全摧毀”我,我說“你嚇不倒我,反而讓我堅信我選了正確的道路”……
幾個月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還在互罵叫囂,可是明天(6月12日),這兩人就會在聖淘沙嘉佩樂酒店握手言歡,甚至可能擁抱互贊,而全球看官將會透過雲集新加坡的媒體見證這一切。
特朗普和金正恩的曆史性握手固然必定閃爍耀眼,但握手之後能談出什麽結果才最關鍵。最好的結果當然是朝鮮答應美國的要求,同意全面棄核,然後兩國趁這次峰會簽訂朝鮮半島無核化協定。
不過,專家和分析員都認爲,達致這樣的結果有點難。畢竟,特金會從突然宣布將召開,又突然宣布取消,過後又恢複籌備,再到特朗普和金正恩終于見著面,只有短短的三個月。這讓人很難相信兩國官員在這麽短而且風向不定的時間裏已經就棄核的方方面面談出了結果,更何況朝鮮對“無核化”的定義與美國不同。
美國希望看到朝鮮半島出現“全面、可核查、不可逆轉的無核化”。這包括廢除朝鮮核項目,以及解除朝鮮未來制造核彈的能力。
朝鮮4月間承諾爲“全面無核化”而努力,但沒有進一步說明。2016年,朝鮮政府一發言人呼籲“整個朝鮮半島無核化,包括撤走韓國和附近地區的核武器”。最近,朝鮮表明願意在全球的基礎上放棄核武器,意思是只要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核強國同意棄核,它也會照做。
既然美朝單是對“無核化”的定義就各不相同,美國要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就說服朝鮮和金正恩永久放棄核能力,恐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各方目前普遍認爲,此次特金會比較可能出現的結果是美朝同意繼續對話,以便日後達成無核化協議。
根據這樣的共識,朝鮮可能宣布長期凍結核與導彈測試,以換取美國部分解除對它的制裁。專家指出,長期凍結核與導彈測試對金正恩來說完全沒有負擔,因爲自從展示了朝鮮具備開發核彈與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從而達到威懾作用後,金正恩已無須多做什麽。
因此,爲了使此次峰會的成果更富有意義,專家認爲,特金會後發表的聲明或協議中,也應包括一份時間表,詳細列明朝鮮廢除其核項目以及核查和落實無核化的各個階段,否則,朝鮮可能會嘗試拖延棄核。
至于讓朝鮮全面棄核的整個過程會有多長,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韓國項目高級研究員柯林斯(Lisa Collins)對彭博社說,特朗普“似乎認爲這可在三到六個月內完成”,但“大多數核武器專家告訴我,這需要至少10年時間”。
特朗普最近似乎已經意識到整個過程的不容易,所以在取消又恢複籌備特金會後說:“6月12日當天,我們不會進去開會後就簽什麽……我們是要去啓動一個程序。”
退而爭取結束朝鮮戰爭
既然無法立即讓朝鮮半島無核化,特朗普把大家的視野轉向在特金會談判桌上“討論正式結束朝鮮戰爭”上。朝鮮戰爭1950年爆發,三年後韓朝達成停火協議,但至今未簽署正式的和平協定。因此嚴格來說,韓朝仍處于戰爭狀態。
如果特金會能夠商定一份朝鮮半島和平協定,這對特朗普來說將是一大成就,可彌補無法簽署無核化協定的缺憾,也提高他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機會。
但就與無核化的協商難以一蹴而就一樣,朝鮮半島和平協定也不是說簽就能簽。把停火協議升級至和平協定,除了美韓朝,還需要停火協議的另一個簽字國中國的參與,而這就不是特金會上所能達成的。
特朗普也許會退而求其次,在特金會後發表韓朝終戰宣言,但是美國一些前官員和分析員警告,特朗普政府應該在確保金正恩同意棄核後才簽署這份宣言,否則就會在磋商朝核問題上失去一個重要籌碼。畢竟朝鮮一直想要正式結束戰爭狀態,只是美國前幾任政府一直以朝鮮必須先棄核爲理由,拒絕與它磋商終戰宣言或協定,甚至因此不肯與朝鮮領導人舉行面對面會談。
所以,問題又繞回到金正恩是否真的願意放棄核武器上,畢竟朝鮮一直認爲,只有擁核才能保障國家安全,而且核武器也似乎是金正恩同全球討價還價的唯一重要籌碼。專家也指出,從未有一個國家在其核項目發展到朝鮮這一階段的時候,還自願放棄其核武器的。
由此推論,如果要朝鮮同意放棄核武器,美國可能得給它很多好處。各方現在擔心,特朗普可能急于爭取金正恩的妥協而對朝鮮做出太多讓步,如沒有對朝鮮棄核過程制定明確時間表,或在朝鮮棄核工作得到驗證之前就放松對它的制裁等。
當然,美朝如果都堅持自身立場而不肯妥協,最壞的結果就是美朝在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結束特金會。這肯定不是愛出風頭的特朗普所希望看到的,不過許多受訪專家都認爲,這未必就意味著特金會以失敗落幕。
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威廉·麥金尼告訴彭博社,特朗普和金正恩可能會談得投機,“這比任何書面聲明更明確”。“如果他們離開談判桌時感覺自己已了解對方,他們在聯合公報中所說的話將會有效。這是此次峰會最重要的一環。”
新加坡峰會或許只是爲兩位領導人提供留下一次曆史性合照的機會,但只要美朝沒有不歡而散,就會是未來許多輪談判的一個起點。這與去年那種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的局面相比,已經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