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的骨痛熱症病例多達777起,環比增加29.1%,其中三人因此病逝。
根據國家環境局發布的最新骨痛熱症季度報告,今年第二季的777起骨痛熱症新病例中,有11起屬于情況較爲嚴重的骨痛溢血熱症病例。
今年開年至今,骨痛熱症已奪走四人性命。《聯合早報》之前報道,4月和5月因骨痛熱症病逝的人都住在裕廊西91街。他們的年齡爲41歲、63歲和68歲。另一名在3月病逝者(75歲),則住在位于加基武吉一帶的惹蘭登南加(Jalan Tenaga)。
此外,開年至今的骨痛熱症病例達到1567起。去年本地骨痛熱症病例創16年來最低,共有2772起,預計今年的骨痛熱症整體病例情況會和去年相同,甚至更少。
根據環境局截至昨天的最新資料,我國目前沒有任何骨痛熱症黑區,也就是沒有任何一區曾在14天內,在距離不到150公尺以內範圍,有至少兩起確診的骨痛熱症病例。
季度報告的資料則顯示,第二季前後出現共52個黑區,比第一季的34個多出一半。
伊蚊滋生的積水處數量則在上一季突破4700個,比今年首季多了近13%。最常有積水的住家地點是花瓶、花盆、碗碟架和水桶等,而最常有積水的公共場所包括水溝和排水彎管(gully traps)等。
每年6月至10月天氣炎熱時,一般都是骨痛熱症高峰期。環境局之前已籲請居民加強安全衛生意識,不要在住家和鄰裏環境制造伊蚊可能滋生的條件。
今年首三個月,約970個住家因發現有伊蚊滋生的積水遭該局罰款。
第一型病毒卷土重來
數據也顯示,骨痛熱症第一型病毒卷土重來。今年4月,所有骨痛熱症病例的血清型中並沒有第一型病毒,但這一型病毒在5月所占比率升至2.9%,上月更大幅增至23%。
骨痛熱症病毒分爲四種血清型,本地流行的多爲第一型和第二型,自2015年來以第二型爲主。上一季,第二型病毒仍是導致公衆染病的主要病毒,6月所占比率爲35.4%,比5月的54.9%少了許多。第三型病毒的比率則連續第二個月縮小,從5月的38.2%降至上月的33.6%。第四型病毒所占比率盡管也連續第二個月增加,不過是最少病患感染的血清型,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