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學者認爲,要讓步行、騎車及乘搭公交更便捷且具有吸引力,不斷擴建地鐵網絡不是唯一策略,政府可考慮善用科技,爲國人提供更多順應需求的靈活交通選項。
陸路交通管理局昨天公開了下一個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的公衆咨詢文件,探討的內容包括如何鼓勵國人多選擇“走、騎、搭”(Walk Cycle Ride)的出行方式。
據2013年總藍圖設定的目標,到2030年,在60分鍾內完成的巴士與地鐵車程(20公裏內)比率應爲85%,而陸交局最新全國交通調查顯示,有關比率已從2012年的76%增至2016年的79%。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受訪時指出,過去兩個總藍圖主要側重于建設更四通八達的公交網絡,但放眼未來,不可能一直投入基建,有關成本不但高昂而且無法持續。
他說:“我們接下來應借助創新科技來提高效率,例如推動順應需求而提供的交通服務。”
他指出,目前步行、騎車和使用公交的路程時間較長,主要是因爲人們需轉換至少一次車,或巴士因路況而行駛緩慢。
“當局應該研究人們的出行習慣,看是否可調整巴士路線提供直達服務,或推出更多順應需求的交通服務。例如,陸交局年底測試的隨需而至巴士,如果一切順利,可廣泛地推行。”
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德纮博士也認爲,地鐵網絡擴大到一定程度,便不能顯著減少乘客車程時間,而須考慮如何進一步優化巴士服務,例如在更多地點推出隨需而至巴士,讓乘客更快抵達目的地。
他指出,這類巴士服務不一定只適用于較偏遠地區,也能配合現有的固定巴士路線,迎合不同乘客需求。“對于一些想更快抵達目的地,又不介意支付稍高車費的乘客,隨需而至巴士可成爲他們的另一交通選項。”
李德纮也認爲政府應更著重于鼓勵國人步行和乘搭公交,投入資源推動騎腳踏車和使用個人代步工具則較爲次要。“要考慮到的是,我國社會持續老齡化,騎車在未來不一定是適合許多國人的出行方式。”
另一方面,受訪公衆也提出了他們對下一個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的期許。
後港居民黃潔玲(29歲,行政人員)目前要到地鐵站,須搭巴士轉車,她受訪時坦言,希望住家步行距離內能興建新地鐵站,但她也知道可能性不高。“唯有希望政府能讓我們出行更方便,如確保組屋和巴士站之間都建有蓋連接。”
大巴窯居民林雅妹(76歲,退休者)則希望地鐵站建更多電梯。“雖然地鐵站現在都有電梯,但往往只設在一個出口,對行動不便的年長者還是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