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社交媒體近日流傳一馬國男子聲稱朋友的妹夫吃了有寄生蟲的“啦啦”後腎髒受損,引起網民關注。本地專家建議公衆把蛤蜊和鮮蚶等貝類海産徹底煮熟後方可食用。
日前,社交媒體面簿流傳一個視頻,一名男子掰開兩個蛤蜊,竟然從蛤蜊肉中各取出一條約兩公分長、仍在不斷蠕動的寄生蟲,並且在視頻下留言指,朋友的妹夫吃了一盤蛤蜊後上吐下瀉,入院檢查被發現“除了腦部,全身布滿小蟲”。
貼文更指:“小蟲損壞了腎髒,現在還在加護病房,醒後需要長期洗腎。”
對此,新加坡中央醫院傳染病學副顧問醫生鄭宇恩說,因食用含有寄生蟲的蛤蜊導致腎髒受損是“不尋常”的事。
因信息有限,鄭宇恩不便談論過多,但他指出,更常見的情況是,若公衆食用了未經適當處理的蛤蜊後,可能會遭細菌如弧菌(Vibrio)感染。
“這可能導致病人患上膿血症(Sepsis)繼而影響腎髒。此外,病毒感染,例如染上A型肝炎也是有可能的。”
鄭宇恩建議公衆若要吃蛤蜊,應處理幹淨和徹底煮熟後才吃。
本地一般會從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國進口冰鮮蛤蜊。
新加坡魚商總會副主席吳添水受訪時說,他所經營的魚行會從印尼進口野生蛤蜊。經過當地清洗運入本地後,農糧局也會抽樣檢查每批貨,消費者可放心食用。
從中國、越南等國進口冷凍蛤蜊的新馬食品總經理李志康受訪時說:“我們進口的蛤蜊都是經當地清洗、煮沸等程序加工。在處理的過程中,沙子、寄生蟲等都會被洗掉或死掉,公衆買回家後煮熟,便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