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聲表示,“我希望我們的社會不會鄙視成功人士,除非他們已不再關心社會,否則還有誰敢爭取成功呢?這樣的話,我們的社會能進步嗎?”
經一番努力而取得成就的人不應被泛指爲精英主義者,只要他們關心較弱勢群體,盡力回饋社會,就不宜給他們貼上這樣的負面標簽。
貿工部長陳振聲昨天(10月26日)出席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IPS)30周年大會,並在總結對話會上發表以上觀點。
他在談論社會不平等課題時提及精英主義,並指出在我國體制中發揮潛能並取得成功的人,不應被稱爲精英主義者(elitist)。
他舉例說,最近到英華自主學校有學生向他反映,因爲被人取笑爲精英主義者而感到不自在。
“我告訴他們,你讀英華自主學校不代表就是精英主義者,因爲你是努力得到好成績才考入的。但如果你不關心或不幫助比你不幸的人,那就恰恰是對精英主義者的定義。”
陳振聲認爲,不應把“反精英主義”(anti-elitism)與“反卓越表現”(anti-excellence)混爲一談。
“如果我不關心社會,取得成功獲得好處後就活在象牙塔中,那被稱爲精英主義者是沒錯的。但如果我在國家體制中有良好表現,並繼續爲家人以外的社會付出,那被別人統稱爲精英主義者算公平嗎?”
陳振聲也指出,當今國際上似乎有想貶低成功人士的普遍情緒,他認爲國人須慎防抱持相同心態。
他說,爲精英設定狹隘定義,給成功人士隨意套上負面標簽,與我國希望給予人人平等機會爭取成功的理念不符。
“我希望我們的社會不會鄙視成功人士,除非他們已不再關心社會,否則還有誰敢爭取成功呢?這樣的話,我們的社會能進步嗎?”
不過,陳振聲坦言,我國的確存在抱有階級意識的人,並指自己就曾因說話方式與人不同而遭排擠,但他鼓勵國人不要因爲遇上類似情況而感到挫敗。
此外,陳振聲也以逗趣的方式表述,國人不應戴有色眼鏡看人。
他說,如果大會嘉賓在台上發言時英語中夾雜方言,衆人的反應可能是“這個人真厲害,懂得轉換語碼(code switch)”。
“但如果是一個我們不太看得起的人(這樣說話),我們可能會認爲,這人是個‘Ah Beng’,連純正英語都不會說……所以我們不能概括(說我國存有階級意識的問題),但我認爲我們都可以更好地相互體諒與交流。”
不同背景軍人有機會互動
陳振聲憶述,當年在武裝部隊擔任第二步兵營指揮官時,他的一名信號兵其實在外從事非法活動,販賣翻版錄像光碟(VCD)。
“他對部隊非常忠心,他曾問我步兵營會幾時進行任務測試(battalion proficiency test),因爲他要向警方自首,會去坐牢,但他承諾會趕回來參與任務測試,和我一起‘chiong’(意指一起拼命)。”
陳振聲說,他成長的環境讓他認識了許多這樣的“兄弟”。
“我的士兵們曾告訴我,你不用擔心,你到新加坡任何角落,我們的兄弟都會照應你。”
當對話嘉賓問陳振聲是否還是他們的朋友時,他回答說“他們還是我的兄弟”,引起全場哄堂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