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長楊莉明說,我國選擇通過就業入息補貼等計劃幫助低收入國人,成功使他們在2012年至2017年,每年實質收入增長達4.2%,比全職就業居民人口中位收入增長3.4%高。
設定最低工資幫助弱勢群體提高收入的做法,近來在輿論探討如何解決社會不平等的對話中再次浮現。人力部長楊莉明說,最低工資反而可能造成失業和非法就業問題,新加坡選擇通過就業入息補貼等計劃幫助低收入國人,成功使他們的收入增長高于其他群體,也避免了最低工資制的弊端。
楊莉明昨天(10月26日)在政策研究所配合成立30周年舉辦的論壇上指出,數據顯示收入處于最低20百分位的國人在2012年至2017年,每年實質收入增長達4.2%,相比之下,全職就業居民人口的中位收入在同時段則是增加3.4%。“這顯示收入差距縮小了。”
此外,由于員工領取的額外補助有一部分存入公積金戶頭,這不僅能幫助他們增加退休儲蓄,也可以用來購買組屋。楊莉明說,政府在上述五年期間撥出55億元幫助了83萬名低收入人民,其中37億元存入員工公積金戶頭,這提高了低收入者的擁屋率。收入處于最低20%水平的國人當中,擁屋率高達八成。
英國、加拿大和日本等國家已推行最低工資,我國學術界與國會上也不時掀起有關最低工資的辯論,但政府一直以來都維持反對最低工資的立場。在楊莉明看來,一些國家落實最低工資後出現兩個問題,有的雇主不願以較高成本聘請員工,導致就業率下跌,若員工迫于生計,在雇主非法開出低于最低工資的條件後仍答應工作,權益反而遭剝削。
她說:“就業入息補貼計劃爲員工提供高達30%額外收入,與最低薪金一樣達到了提高員工收入的效果。但兩者關鍵的不同在于成本由政府而非雇主承擔,因此不會造成失業或非法就業的問題。”
不過,主張推行最低工資的巡回大使許通美教授指出,日本、韓國、香港和台灣推行最低工資後並未出現楊莉明形容的問題,香港更是幫助了“成千上萬的香港人脫貧,讓他們有尊嚴地生活”。楊莉明回應說,香港的情況並非全然樂觀,有雇主在最低工資生效後辭退年長員工選用年輕人,年輕人也産生既然工資一樣,幹脆選擇輕松差事的觀念。
她也指出,勞資政三方爲清潔業、保安業和園景業制定的漸進式薪金模式實際上猶如“有階梯的最低工資”,員工提升技能、擴大職責範圍或生産力提高時,便可以不斷往上爬獲得加薪,至今已幫助7萬多人提高了他們的收入。
學者:最低工資好壞參半
我國可微調細節再推出
至于工資過低使得年老時沒有足夠養老金的人,政府也從2016年起推出樂齡補貼計劃提供現金補貼。楊莉明透露,去年有15萬2000名年長者獲得總額超過3億3300萬元的補貼。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認爲,國際上證明最低工資好壞的證據參半,但他認爲我國仍可在微調細節後制定一套最低工資機制。“在許多國家的勞動市場裏,雇主與雇員的地位並不平等,許多雇員不了解他們的權益,也難以集合力量提高談判籌碼,只能受制于人。最低工資可爲他們提供一些保障。”
盡管政府至今仍反對推行最低工資,但楊莉明也在論壇上強調,政府並非在意識形態上徹底否定最低工資等福利政策,而是很務實地考慮這些措施能否有效解決問題。她舉失業保險爲例指出,失業保險不是“瘋狂的想法”,未來若國人失業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推出失業保險由所有人共同分擔風險或許將是務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