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通市民的角度來理解常見的經濟和財經術語和課題。
政府每個月發布的消費價格指數(CPI),可以讓你了解通貨膨脹的情況。
不過,爲何通脹率有兩個衡量指標呢?新聞裏提到的整體通脹率(headline inflation)和核心通脹率(core inflation),有何不同?爲何一高一低?對一般市民來說,哪個更能代表物價上漲對生活費的影響?
以2018年10月份的數據來看,整體通脹率是0.7%,核心通脹率則爲1.9%。
其實,整體通脹率衡量的是組成CPI的10大消費種類,即食品、衣服鞋子、住房和水電、家庭耐用品和服務、醫療保健、交通、通信、休閑和文化、教育,以及其他産品與服務。
核心通脹率,則是扣除住宿和私人陸路交通費這兩種花費,它們分別歸納在住房和水電,以及交通花費中。要注意的是,公共交通費用還是有納入核心通脹率的計算。
政府爲何要特別計算出核心通脹率呢?
原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調整新元貨幣政策時,是以核心通脹率爲指標。
金管局的報告指出,貨幣政策的目的是要影響長遠的通脹率。因此,如果某些産品或服務的通脹率會經曆短期的波動,當局不應該將它們考慮在內。
就以私人陸路交通費來,大多是受政府政策調整所影響,例如進口車輛稅、停車費、路稅和汽油稅,以及擁車證。
至于住宿,當局是以租金作爲計算成本的方式。不過,大多數新加坡人都住組屋,而這方面的租賃市場有限,因此取得的租金樣本或許不具代表性。
況且,租約可能較長,例如兩年,因此這個趨勢無法立即反映在當月的CPI。
如果解讀10月份的CPI報告,會發現汽車價格和住宿成本下跌,因此整體通脹率沒有想象中那麽高。不過,把這兩個價格下滑的因素去除後,其實核心通脹率是處在四年來新高。
反之,汽車價格和住宿成本大漲,就可能出現整體通脹高于核心通脹的情況。
除了新加坡,世界各地的國家也以核心通脹率作爲政策調整的考量。不過,各國對核心通脹率的定義則不一。
譬如,美國的核心通脹率並沒有納入能源和食品價格。由于季節性因素可能導致農業收成大幅減少,這因此會影響食物價格。同樣的,惡劣天氣也有可能導致煉油廠等設施關閉,也是左右石油生産和價格。韓國和馬來西亞也沒將這兩個因素納入核心通脹率。
日本的核心通脹率則沒納入新鮮食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