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報道
打包食物帶走塑料盒和餐具,裝飲料的杯無非紙杯塑料杯,還有塑料蓋和吸管;購物時不知不覺又帶著紙袋塑料袋回家……
現代消費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無所不在,它們産生的垃圾如影隨形,漸漸被看見。
世界各地的無數調查都一再顯示,全球消費每年消耗的一次性用品已形成恐怖垃圾,嚴重威脅環境生態;
我國近年來加大力度推廣BYO——自備容器,希望國人放棄即用即丟一次性用品的習慣,正視貪圖方便對環境造成不可彌補的破壞。
BYO是英文
意思是“請自備容器”,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它是目前提到環保減塑時經常被提及的關鍵詞。
隨著近年來政府積極宣導零廢棄觀念、非政府組織大力推動BYO運動,以及商家不同方式的支持,國人對于零廢棄的意識已有所提高,然而這僅僅是漫長旅程的第一步,因爲:數字堆砌出來的事實,讓人膽戰心驚。
官方數據顯示,去年住家制造了約167萬噸垃圾,當中8萬3000多噸屬于紙制和塑料一次性用品,即國人住家每年扔掉的即用即丟盤子和打包容器,重量約等于7000輛雙層巴士。
新加坡環境理事會今年8月公布的調查顯示,國人每年使用17億6000萬個塑料制品,近一半來自超市的塑料袋,其余的包括塑料瓶和一次性塑料容器。
環境理事會執行理事長張佩興告訴《聯合早報》,在塑料垃圾問題和降低塑料使用方面,公衆的意識都已逐漸提高,可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調查顯示,僅15%的人會自備袋子。
自備容器目前仍屬于極爲小衆的行爲,張佩興認爲:“主要的挑戰是生活在新加坡,一切都太方便了。多數商店會免費提供一次性塑料袋,造成人們缺乏動力改變。”
她說,幸好現在有越來越多零售商和餐飲店響應環保,停止使用即用即丟塑料産品,或當顧客要求時,會請他們爲塑料袋付費。
“零廢”意識提高
非政府組織“零廢新加坡”(Zero Waste Singapore)去年9月發起“Bring Your Own Singapore”運動,當時有28個零售商旗下的430家門店參與。今年這項運動的規模已擴大,共有60個商家、企業和機構加入。
零廢新加坡經理白海琳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說,去年推廣這項運動時,自備的概念在本地還很新,必須挨家挨戶去說服商家參與;今年,有機構主動找上門,希望爲環境盡一分力。
據她觀察,人們通過媒體報道、社交媒體轉載,更充分認識自備的觀念和了解它的重要性,像兩三年前瘋傳的海龜鼻子插著吸管的視頻,便牽引公衆關注環境課題,也有學生發起小型宣導活動,讓自備吸管、容器變成一件時髦的事。
“自備的行動在本地已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應該加緊步伐讓它進一步擴展開來。”
教育公衆改變日常習慣
我國向來不主張以立法或是征收塑料袋費用等強硬手段,逼迫國人改變,政府認爲通過教育讓改變發自內心才是長遠之計。
譬如上個月,國家環境局跟中區社區發展理事會合作,希望區內咖啡店業者一起鼓勵顧客自備容器打包食物。當局也計劃明年推出零廢棄總藍圖。
張佩興同意說,公共教育是最佳的宣導方式,強調可重複使用容器的好處,讓人們接受觀念,進而改變日常習慣。
環境理事會在過去的星期三宣布推行新的“少用塑料”(One Less Plastic)運動,通過四個連鎖超市集團派發印有條碼的環保購物袋,借此收集數據,追蹤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大環境氛圍很重要
怎麽教育?教些什麽?白海琳指出,公衆缺乏的信息是細節,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開始。
“你想帶瓶子去買泡泡茶,多大的瓶子才夠裝?這些就是細節。如果有參考指標告訴公衆,泡泡茶小杯的容量是多少,大杯的又是多少,這樣對于想嘗試自備容器的公衆就比較容易。”
在她看來,推動自備文化,大環境很重要,而這是本地欠缺的。她解釋,一些人剛開始時可能覺得不好意思,若商家能在店裏張貼“歡迎自備”的告示,就有助消除公衆的心理障礙。只要做的人多了,“自備”就會被視爲是很自然的事。
鼓勵零廢棄消費 商家扮演重要角色
培養自備容器文化,商家能帶頭傳遞正面信息,扮演重要角色。新加坡商家近年已自動自發推行塑料袋須付費、不提供吸管等措施,鼓勵消費者減少使用一次性産品。
在本地擁有16家分店的沙拉連鎖店SaladStop!自兩年前起,爲自備容器打包食物的顧客免費提供額外配料;今年3月開始收取塑料袋費,每個袋子收費1角。
節省開支捐獻慈善
SaladStop!董事凱瑟琳·布拉哈(Katherine Braha)受訪時透露,過去每月使用5萬個塑料袋,收費後數量減半,每月從塑料袋收費取得的約2500元都捐給公司選定的慈善機構,今年的受惠機構是關愛動物研究協會,明年則是世界自然基金會。
據她觀察,顧客自備容器的意識約兩年前開始提升,現在每月約有2000人次。公司計劃接下來進一步減少提供一次性用品。她說:“企業能接觸到廣大群衆,所以我覺得商家可在傳達正面信息方面發揮作用。”
紙袋收費捐獻環保用途
英國品牌The Body Shop從今年1月開始不再提供紙袋,需要紙袋的顧客得捐1角錢給“生物橋梁計劃”,作爲保護瀕危動物和自然生態環境的經費。
截至10月,約三分之二的顧客選擇不要紙袋,省下紙袋達46萬8562個。本地The Body Shop目前有36家分店。
部分顧客不滿袋子收費
對于商家爲一次性袋子收費,一些顧客大力反彈,寫電郵投訴。
The Body Shop新加坡總經理讓馬克·卡澤納夫(Jean-Marc Cazenave)告訴記者,顧客一般上聽了店員解釋後都支持零廢棄,當然難免引起有些顧客不滿,投訴說其他零售商都免費給袋子,不明白爲什麽得爲紙袋捐款。
“我們借機會向這些顧客重申計劃和公司的宗旨,希望他們能諒解。”
凱瑟琳則說,有顧客發電郵投訴塑料袋費用不合理,是變相偷取顧客的錢做慈善。但她認爲,人們制造的垃圾實在太多了,自備容器、袋子保護環境已是必須,大家都該盡一分力。
首家零廢棄雜貨店半年就開分店
本地今年也出現了提倡“零廢棄”的雜貨店,商品一律沒包裝,也不提供塑料袋。
首家零廢棄雜貨店UnPackt今年5月在湯申路上段的惹蘭古拉士開張,分店剛在10月于丹戎巴葛市區長廊(Downtown Gallery)開幕。
無包裝産品在本地是新的概念,創辦人之一鄭國欣說,一些顧客懷疑沒包裝的食物不新鮮,公司會解釋“沒包裝一樣能保鮮”,建議買一點試試看。
第一家店開在私人住宅區,上門的主要是附近居民。鄭國欣透露,過去幾個月業績有所增長,他們評估後認爲這個經營模式可持續,于是把店帶進市區,相信地點相對更方便,希望讓更多人接觸“零廢棄”概念。
個案①
全副武裝上巴刹
把舊T恤的領口和袖口縫起來制成可重複使用的袋子,上巴刹購買蔬果時就可派上用場,避免攤販用塑料袋裝。
兩年前開始自備容器的李慧珍(44歲,行政人員)出門時都會“全副武裝”。她上巴刹會帶上自制T恤袋子、環保購物袋、可重複使用的塑料容器和雞蛋托盤……平常出門也常備可折疊的硅膠盒子、水壺、餐具和吸管。
她說,T恤袋能裝蔬果,買肉或豆腐時就裝入塑料容器內,而上超市買盒裝蛋時留下的雞蛋托盤,到巴刹購買散裝雞蛋就可派上用場。
李慧珍獨居,她覺得超市售賣的食品分量太多,而且很多都是用一次性塑料膜或泡膠托盤包裝,所以她一般都選擇上巴刹添購食材。
當初如何步上自備容器之旅?李慧珍說,幾年前她在社交媒體上看見一些視頻,像擱淺鯨魚肚裏裝滿人們丟棄的塑料、海面上漂浮著塑料垃圾,看了後很難過,于是決定改變習慣。
過去的她上超市會要求收銀員用兩層塑料袋,因爲覺得看起來比較時髦,上咖啡座點咖啡時即使是堂食也選用打包的杯子。
要改變多年習慣並不容易,李慧珍坦言,剛開始常忘記帶容器,或是找借口說容器太重不要帶。她因此建議,初始階段先帶上較方便攜帶的環保購物袋和餐具,然後逐漸加上水壺和盒子。
這兩年來她雖覺得公衆更能接受自備容器的做法,但是偶爾還是會遭攤販白眼;在食閣以自備容器和餐具用餐,公衆也會多看兩眼。
她說:“我曾在繁忙時段到小販中心買食物,一些攤販覺得把食物裝進我自備的盒子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節奏,眼神泄露了不滿。
“還有一次,她要求小販把果汁裝進她自備的瓶子,對方先用塑料杯裝果汁,然後倒入瓶裏,最後把杯子扔了!
“多數人都不喜歡改變,但是爲了讓大家都能享有更美好的環境,我想人們應該慢慢習慣這樣的轉變。”
個案②
改變從自己開始
在新西蘭看見冰川融化,在印度尼西亞龍目島看到海龜因塑料袋繞頸死亡……在外國遊曆的見聞讓王曉雯意識到人類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激發她改變即用即丟的生活習慣。
網頁設計師王曉雯(30歲)說,她在峇厘島還曾見到一塊地被塑料垃圾完全覆蓋,人們在已被壓實的“大垃圾塊”上面行走。
“我心想如果我不改變自己,又怎麽能指責別人破壞環境?與其等待別人做出大改變,不如個人先從小處做起。”
王曉雯于是在兩年前下定決心改變習慣。她先是回家查看垃圾桶,發現裏頭最多的物品是一次性咖啡杯、泡泡茶杯、瓶裝飲料容器。“所以我第一個自備的容器就是水壺。”
慢慢地,王曉雯出門時攜帶的東西越來越多:竹盒、餐具、吸管、可疊起的咖啡杯、環保購物袋、手巾、棉質茶袋……
王曉雯認爲,要養成自備的習慣,一開始最難受的是必須承受旁人的異樣目光。她說,譬如等候入場看電影時,她要求朋友用她的容器購買爆米花,朋友覺得很丟臉。但是她不氣餒,隨機給親友“機會教育”。
現在的她察覺,人們對自備容器已經越來越習以爲常,服務員多數時候會很自然地接過她的容器,不像過去有些店員得知她的要求後,會向同事打眼色:看!這奇怪的女人。
“過去當我拿出盒子,有些服務員誤以爲我擔心店內用品不衛生,我必須急忙解釋,避免誤會。現在多數人都知道這一切都是爲了環保。”
工作性質自由,愛出國體驗生活的她提醒旅者負責任,盡量不要在旅途上留下垃圾,譬如自備水壺,就可避免購買瓶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