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市場緊縮、一些行業請人難,本地因而出現不少“鬧失蹤”的員工,約了面試不出現,甚至簽了雇傭合約都不上班。這些員工騎驢找馬,連基本的招呼也不打,讓雇主大喊頭痛。
受訪雇主和行業人士說,急需人手的行業如物流業和服務業等相對常遇到這種不負責任的求職者,但因爲現在“粥多僧少”,屬于求職者的市場,所以雇主也拿他們沒轍。
新加坡國際商會總裁米洧德(Victor Mills)在去年10月發給會員和商界夥伴的公開信中,措辭強烈地表示不能接受這個現象。“主要投訴仍然是有人答應來面試卻沒有出現,就連通知聘方的基本禮貌都沒有。更糟的是,現在就連簽了合約都不來上班的做法也很普遍,而且連個解釋都沒有。”
米洧德在公開信中指出,雇主除了向參加面試者收取可退還的“面試費”外,似乎無計可施,只能自我安慰,爲沒有請這些人感到慶幸。
訴訟昂貴耗時 雇主只能自歎倒黴
那些連雇傭合約都簽了卻不上班的人,理論上有一紙合約約束,但不少雇主還是選擇放他們一馬。
米洧德說:“把人告上法庭是沒用的,這太昂貴了。以新加坡的情況來說,應尋求勞資政三方配合。如果是違約,勞資政夥伴可以出面爲商家調解,這比昂貴的訴訟來得有效,這也是我向人力部提出的建議,同時也將信息傳達給全國雇主聯合會和全國職工總會。”
米洧德通過電郵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代表不少跨國企業的國際商會收到“不計其數”的投訴,商家不論規模大小都深受其害,“要是問題不嚴重,我也不會提出來”。他表示還沒有收到勞資政三方的回應,但相信他們在斟酌如何解決。
受訪雇主也對“鬧失蹤”現象大吐苦水。物流公司老板黃漢強說,去年有近30名送貨司機答應上班最終卻沒開工,有些是口頭承諾,有些則已正式簽約,公司一度因不夠司機送貨而必須賠款給客戶。
他說:“這個問題在我們的行業很普遍,不管什麽年齡或種族的司機都有這樣的人,他們爽約後,公司完全聯絡不上他們。一來是本地司機人手不足,二來也是個人品德的問題。”
清潔公司經理何溢钊也說,不管是聘請年紀較大的本地清潔工人或客工都面對被爽約的風險,導致公司必須倒貼人頭稅和制服。
“他們答應來上班後,可能另一家公司多給10元,他們就不來了。有些已經拿了公司制服,隔天卻不來開工,多年前甚至有人在外面拍賣我們的制服。”
兩家公司都指出,公司一般只會自歎倒黴,並不會費錢耗時通過法律追究。兩人也認爲,現有法令比較保護員工,所以公司只能吃悶虧。
黃漢強說:“希望本地可以有一個機構或平台,讓我們在聘請員工前可以先查證他們的背景,就好像申請貸款時銀行可以先查我們的信貸資料般。”
人力資源專才學會總裁馬楊克(Mayank Parekh)說,勞動市場緊縮、空缺增加,在美國被稱爲“鬼影”(ghosting)的現象可能會加劇,要解決這個問題,得依賴公司改善招聘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