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開年失利,新加坡1月份整體經濟采購經理指數(PMI)再次滑落,私人領域經濟的擴張近乎零,頗有萎縮之憂。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與金融信息公司IHS Markit昨天(2月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1月份整體經濟PMI降至50.1。
指數高于50意味著經濟持續擴張,反之則表示經濟開始萎縮。
雖然最新指數顯示新加坡經濟仍在擴張,但1月的PMI不僅低于12月的52.7,也是四個月以來最爲狹小的擴張。雖然就技術層面而論,私人領域經濟這四個月都在擴張,但1月份的零星增長幾乎微不足道。
産值指數驟然跌至50,中斷了自去年9月起的擴張趨勢。因此,私人企業的供應鏈在1月份繼續出現操作上與行政上的積壓情況。
眼下私企庫存有限,客戶需求持續疲弱,新訂單少之又少,出口訂單更不濟,已進入萎縮狀態,前景堪憂。
雇傭指數則正式跌破枯榮線,結束了私人領域自2017年8月以來長達16個月的創造就業趨勢,間接地減少了進項成本(input cost)。
即便如此,許多公司對未來12個月的銷售展望頗爲樂觀,預計在接下來12個月提高産量,但是,有鑒于宏觀的經濟增長依舊不斷減速,信心已降至六個月來的新低點。
減少招聘采購和庫存 私企策略轉攻爲守
IHS Markit經濟師海斯(Joe Hayes)說,新加坡經濟動能在1月份明顯惡化,增長減緩從PMI中也可窺見一二。産值因爲缺乏強勁的新訂單而原地踏步。東南亞區域的需求也大不如前,進而導致出口訂單急速減少。
海斯還說,私人領域企業因爲大環境不甚明朗,故而因時制宜,一並采取防禦性的營運策略,同步減少招聘、進項采購、庫存。
聯昌國際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受訪時說,新加坡整體經濟因爲與全球經濟相互牽連,所面對的狀況自然也大致相仿,加上環繞中美貿易戰的迷霧仍未退盡,本地企業所持的態度便趨于保守。
但他強調,並非每家公司都面對前途茫然的困局。他舉了戴森(Dyson)和GOJEK爲例,戴森響應全球電子車的崛起宣布在新加坡設廠,預計2020完工,並在一年後生産第一部電子車。私召車服務業者GOJEK及旗下的金融科技平台則是東南亞金融科技業迅速增長的佼佼者,目前也已經在新加坡大展拳腳。
因此,他認爲雖然整體經濟陷入低迷狀態是大勢所趨,但我國經濟臥虎藏龍,仍然具備一些頗有看頭的新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