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群體都覺得自己能從財政盈余中分得一些“甜頭”,這是受訪政治觀察家對政府此次預算案推出開埠200周年紀念花紅用意的解讀。不過,他們也指出,與過去派發“紅包”的做法相比,這次一系列措施更傾向協助低收入國人,是更針對性的撥款。
預算案發表之前,坊間一直議論這會否是“大選預算案”,但政治觀察家、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指出,用“紀念開埠200周年”的名堂來包裝一些大家熟悉的措施,如給予低收入國人消費稅補助券,或填補學生的教育儲蓄獎勵金等,這概念是奇怪的,也可能無法有之前慶祝SG50金禧年時分發花紅的效果。
政府這次“派發”的開埠200周年紀念花紅有幾個環節,包括300元的現金補助、針對低收入工人的就業入息補助,以及相信可惠及中低收入階層的一次性50%個人所得稅回扣等。學者指出,雖金額不比預算案“重頭戲”立國一代配套多,但給人的感覺是,系列措施涵蓋面相當廣。
不過,官委議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副教授陳恩賜都點出,若仔細看所得稅回扣,會發現回扣頂限定在200元,非常低。
陳恩賜說:“如果是要討好廣泛的中産階層選民,那開埠200周年紀念花紅起不到什麽作用。它主要是把盈余分發給偏中低階層的家庭。”
特斯拉認爲,對低收入國人來說,這次的花紅措施仍是顯著的。例如,年齡介于50歲至64歲、符合資格的國人,公積金戶頭將獲得300元至1000元的填補,這將能惠及公積金戶頭儲蓄不多的家庭主婦等特定群體,長遠來看有一定效益。
如果是要討好廣泛的中産階層選民,那開埠200周年紀念花紅起不到什麽作用。它主要是把盈余分發給偏中低階層的家庭。——國大社會學副教授陳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