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本地公共服務聘請了超過300名特需員工,不過,貿工部長陳振聲坦言,公共服務部門和機構可以在了解特需人士能力和潛力方面做得更好。
主管公共服務的陳振聲昨天在答複官委議員王麗婷口頭詢問時,提到上述觀點。他指出,公共服務致力于協助特需人士受聘。公共機構也同新加坡協助殘障者自立局(SG Enable)合作,通過職工培訓、改造工作場所和重新設計工作,幫助特需人士融入所屬機構。陳振聲也提到,特需職工只要表現優越,證明自己有能力承擔更多職責,也享有一樣的升遷機會。“公共服務中,超過七成的特需官員都曾升級至少一次。”
然而,受王麗婷和議員潘麗萍(惹蘭勿刹集選區)關注的是,在聘有約17萬人的公共服務領域中,爲何只有300多名特需員工。
潘麗萍直問陳振聲,導致特需人士,包括面對精神健康問題者,在公共服務“就業率慘淡”的因素有哪些?
陳振聲解釋,其中導因涉及職務需求。機構須了解應聘者的能力,以及他們能勝任哪些工作。
企業可與新協立合作 重新設計工作流程
“根據我之前在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的經驗,不單只是公共服務,我覺得很多私人機構也可以付出更多努力,了解我們所談論的群體(特需者)的能力,而不只是關注他們所辦不到的東西。”
他認爲,公共和私人機構可以加強和新加坡協助殘障者自立局的合作,重新設計工作流程等。“有時這沒有想象中那麽困難。”
針對潘麗萍提議公共服務部門在聘請特需人士方面設下更宏偉的目標,陳振聲指出,不希望出現機構爲了達到目標而去聘人的現象。他說,所聘用的特需人士不算在一般的編制和人數內,因此,在人力短缺的勞動市場中,這可激勵機構聘請特需人士。
另外,王麗婷提問是否可考慮讓求職者在申報健康狀況時,無須透露精神健康方面的資料。官委議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也指出,求職者可能會但心一旦公開已有的精神健康問題,將影響對他們工作能力的評估,進而影響升遷機會。
對此,陳振聲保證,公開精神健康資料不是爲了讓管理層將任何人列入黑名單,而是要更好地照顧職員,確保不會給予他們過多壓力,以致他們無法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