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對象是44名患病孩童的58名家長,其中19人是父親,其余是母親。研究結果顯示,38.5%的母親和10.5%的父親一生中曾患重郁症、強迫症或焦慮症等心理疾病,家長患病比率比全國平均高。
研究顯示,本地家長的孩子若患抑郁症或焦慮症,他們比其他家長更可能有相同的心理問題。專家因此建議爲這群父母進行例行檢查,避免他們患了病卻沒接受治療。
研究對象是44名患病孩童的58名家長,其中19人是父親,其余是母親。研究結果顯示,38.5%的母親和10.5%的父親一生中曾患重郁症、強迫症或焦慮症等心理疾病,家長患病比率比全國平均高。
心理衛生學院201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每七名國人當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曾患上重郁症或強迫症等六種不同的心理疾病,相當于14%國人面對這些問題。
負責這項研究的,主要是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宋莎朗(Sharon Cohan Sung)博士。
她參與撰寫的研究報告提到,英國有一個類似的研究發現,57%的母親和33%的父親一生中曾患上重郁症,而68%的母親和45%的父親一生中曾患焦慮症。
宋莎朗受訪時說,兩國的研究方式其實稍微有別,不能直接進行比較,但既然我國的研究顯示家長患病率比全國平均高,本地醫療人員在爲孩童看診時,可考慮也順道問家長一些例行問題,以便能及早測出哪些家長也需要援助和扶持。
“好消息是,目前針對情緒失調和焦慮症等的療法非常有效。如果我們能判斷哪些家長需要幫助,我們就可以爲他們帶來顯著改善情況的希望。”
數個國立健保集團綜合診所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也在心理衛生學院和竹腳婦幼醫院擔任資深臨床心理學家的宋莎朗說,心理衛生學院目前已有這方面的安排,建議某些家長做一些心理健康檢查。
這些家長可選擇到心理衛生學院,或到數個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國立健保集團綜合診療所求助。這些綜合診療所位于宏茂橋、後港、大巴窯、兀蘭和義順。
宋莎朗也指出,患病家長應該向醫療人員求助並接受治療,除了因爲這對他們的健康有益,國外研究也顯示,家長開始治療情緒失調症後,孩子的情況也會跟著改善,因爲情緒失調會影響家長和孩子的相處。家長若接受了治療,就能更好地照料孩子,這對家長、孩子乃至社會都有益。
這份研究報告今年2月刊登在《新加坡醫學專科學院學刊》。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來自美國佛蒙特大學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屬下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
好消息是,目前針對情緒失調和焦慮症等的療法非常有效。如果我們能判斷哪些家長需要幫助,我們就可以爲他們帶來顯著改善情況的希望。
——心理衛生學院和竹腳婦幼醫院資深臨床心理學家宋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