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禾 報道
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研發了一種探測物,可提早測出急性腎衰竭,未來或可用來預防病患病情迅速惡化。
這群研究員先使用藥物導致白老鼠急性腎衰竭,再把探測物注入老鼠體內,發現探測物能與初期腎損傷的生物標記産生反應,並且比現有診斷成像技術提早36小時測出發病情況。
領導這項研究的南大化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副教授浦侃裔說:“急性腎衰竭可導致病情迅速惡化,對加護病房裏垂危的病患而言,阻止腎衰竭惡化分秒必爭。”
研究團隊先列出可作爲初期腎損傷生物標記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再用探測物測驗它們的濃度,一旦濃度有所改變,探測物就發出熒光色。
要是活性氧失調,人體內的脂肪組織、脫氧核糖核酸(DNA)與蛋白質便會受損,進而導致器官的細胞死亡以及腎纖維化。
在老鼠實驗中,研究員用的是小動物活體熒光成像系統來觀察探測物是否變色。
研究團隊指出,現有診斷方式通常衡量血清肌氨酸酐(serum creatinine)與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這些指標探測的是末期腎失調,無法提早測出急性腎衰竭。
浦侃裔說,許多研究顯示,急性腎衰竭發病前,血漿或尿液裏可發現活性氧造成的副産物失調情況,因此直接探測活性氧的濃度變化,可提早發現急性腎衰竭。
他也指出,97%的探測物都被腎髒清除,出現在尿液裏,因此可直接把探測物加入尿液探測活性氧,不必注射,日後可研發尿液試條,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探測急性腎衰竭。
團隊的研究結果上個月刊登于科學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中,研究員准備尋找本地或海外的醫療機構合作,獲取垂危病患的尿液樣本,繼續改良探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