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卿
企業轉型不是采納幾項援助計劃,買幾台電腦、幾台機器,送幾名員工去培訓就算轉型成功。如果沒有整體的商業計劃,就會淪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結果造成身體健康越來越差的下場。
中小企業老板總是有吐不完的苦水,所以中小企業予人的印象總是苦兮兮的,尤其是在目前國際局勢不穩定、經濟下行的時候,它們更是“苦上加苦”,被認爲是受沖擊最大的受害者。
新的國際形勢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本地中小企業的“苦”形象更加鮮明,它們對商業展望也立馬悲觀起來。中華總商會爲配合今年中小型企業大會所進行的“2019年商界意見調查”顯示,預計今年營業額會減少的商家比去年多了12個百分點,而預計盈利會下降的商家多達55%。
中小企業生存能力相對較弱,相比一些大企業,任何風吹草動,更容易讓中小企業陷入悲觀情緒,但作爲我國經濟支柱,政府政策向來全力扶持本地中小企業,通過各種各樣的援助配套,爲它們提供各種援助津貼。
從幫助起步公司創業,到協助中小企業轉型拓展海外業務、培訓員工到數碼化,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政府援助計劃不下百個,單看各種計劃名稱已令人眼花缭亂,中小企業老板要理解各種計劃的作用,恐怕都有困難,更何況是要了解公司是否適合申請某些計劃。
如果津貼計劃沒有獲得適當使用,企業就很難取得預想的成效,與政府協助企業的初衷適得其反。
很多時候,企業老板根本搞不清自己公司適合哪些援助計劃,看到同行申請某些津貼,也跟著申請,或者在所謂的“專業顧問”或供應商的遊說下,申請了不適合自己公司的津貼。例如甲公司買了一台政府津貼的機器,乙公司也買了同樣的機器,雖然兩家公司都是餐飲業者,但規模不一樣,甲公司采用了該台機器,提升了生産力,乙公司卻沒有取得成效。
公司知道自己要做什麽 才能獲得政府整體援助
政府推出的援助計劃琳琅滿目,企業以爲把所有的計劃都申請、采納了,就可以讓公司轉型了,殊不知,這是行不通的。企業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麽援助計劃,當局在不同企業身上套用一成不變的計劃,以爲省時省事,卻適得其反。
爲了改善中小企業疲于奔命向不同機構申請援助的麻煩,貿工部長陳振聲日前在中小型企業大會上宣布,政府將設單一聯絡點,並根據企業提呈的商業計劃,來提供企業整體所需的援助。
這自然會省卻企業向不同機構申請計劃的麻煩,但首先企業老板必須要有一套商業計劃,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麽,才能獲得政府整體援助。
過去,企業的生意做不下去了,就會直接向政府求助,也不知道公司要怎麽做,更沒有什麽商業計劃,只帶著一個問題:我該怎麽做?
正如陳振聲說的,政府不會做生意,公務員也不懂生意,只有企業老板最懂生意,要怎麽做、該做什麽,企業老板應該最清楚。然而,不是所有中小企業都有能力制定商業計劃,較小的企業或許資源有限,商會商團這時候就可扮演重要角色,集思廣益,幫助小企業擬定商業計劃。盡管同行存在競爭,處在這個經濟下行的時刻,唯有企業互相扶持才是共生共存之道。
我們不清楚政府如何按企業需求提供整體援助的詳情,但這種改變是好的方向,相信會比提供各種援助計劃讓企業申請來得有成效。
企業轉型不是采納幾項援助計劃,買幾台電腦、幾台機器,送幾個員工去培訓就算轉型成功。如果沒有整體的商業計劃,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會淪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結果造成身體健康越來越差的下場。
在中小型企業大會現場,有個企業老板就向我訴苦,他的公司積極配合政府的轉型政策,如今“轉型也轉了,錢也花了,但公司營業額和盈利並沒有增加,你叫我怎麽辦?”
他說,同行如敵國,大家做同樣的生意,采納同樣的科技,使用同樣的機器,更加劇了互相的競爭。“成本增加了,競爭增加了,就是生意沒有增加,轉型到底轉對了嗎?”
要有獨特賣點才能突圍而出
這個企業老板或許忘了,在競爭激烈的經商環境裏,企業要有自己獨特賣點,才能突圍而出。隔壁的同行買了一台機器,你也買了一台一模一樣的機器;同行的機器每天使用八小時,你的機器一天只用了一小時就擺在那當大白象,這說明這台機器適用于隔壁同行,而不適合你。雖然是做同樣的生意,但你們的商業模式可以不一樣。提高生産力不是你的當務之急,設法改善産品素質,以創新産品取勝才是上策。
所以,先有商業計劃,才有援助計劃,或許可以避免企業爲了申請援助津貼而申請的現象出現。
很多時候,中小企業一聽到“創新”,就以爲一定要與“科技”挂鈎,而且也被科技嚇壞了。我們時常看到各種題爲“中小企業如何擁抱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設計、大數據”等大大小小的商業講座,也有許多中小企業還搞不清楚自己的商業計劃,就一窩蜂似的想要“擁抱”這些顛覆時代才出現的科技。
“科技”是支持企業的商業計劃,不是商業計劃來支持科技。這些所謂的巅峰科技只是一種解決方案,企業應先清楚自己公司的發展方向,才來了解如何利用這些解決方案來促進業務發展和公司成長。
拓展海外業務也是一種創新
創新,未必要依賴科技。企業勇敢走出國門,拓展海外業務也是一種創新。例如企業准備把業務拓展到區域國家,它們未必熟悉各個市場,也無需到所有市場獲取經驗,它們可以選擇親臨一些市場了解情況,也可以與其他企業交換經驗,或向企業發展局求助,了解一些當地市場的特性。
據了解,有些公司擬定了發展方向後,靜悄悄地到海外尋找適當的合作夥伴,或者物色適當人才加入公司,協助公司拓展海外市場。這些公司成功的走出國門,不是因爲“科技”,而是因爲它們目標明確,清楚了解公司的發展方向。它們通過創新成功區域化後,接下來就可應用解決方案來協助推動商業計劃,幫助公司成長,最終讓公司成功轉型。
經驗交流對企業轉型至關重要,定期集聚交換經商心得與經驗,不管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可以作爲企業的借鑒。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長阿爾特邁爾,最近把當地的中小企業形容爲德國“秘密武器”,隨時可以影響國家的經濟命運。我們更厲害了,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心髒”。
一旦心髒出現毛病,整體經濟也會受牽連。“秘密武器”也好,“心髒”也罷,中小企業就是一國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狠角色”。
我們在描寫中小企業面臨轉型時,總喜歡用“掙紮求存”、“何去何從”等字眼來突出它們的“苦”,實際上,有時候中小企業比一些大企業更容易轉型,不是說小船好轉身嗎?這一次,就讓我們以正能量來勉勵身處經濟下行趨勢中的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向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