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交理事會的數據,今年7%的車資漲幅頂限,有3.2%是來自能源指數,另一大因素就是公交網容量因素,占了1.6%,但低于去年的3%。
地鐵的乘客使用量提高,使得車資調整方程式中、反映供需的公交網容量因素今年縮小,否則公共交通車資漲幅頂限可能會更高。
公共交通理事會前天宣布啓動常年車資檢討工作,今年地鐵和公共巴士車資最多可允許調高7%,高于去年的4.3%漲幅。
預料這會是公交車資連續第二年上調,以車資卡付費的車資漲幅應該不會超過1角。
根據公交理事會的數據,今年7%的車資漲幅頂限,有3.2%是來自能源指數,另一大因素就是公交網容量因素(Network Capacity Factor,簡稱NCF),占了1.6%,但低于去年的3%。
公交理事會自去年起,在新的車資方程式中引進NCF,在計算車資調整頂限時,也把公交承載量及乘客使用量考慮在內,以更好地反映營運成本的變化。
若承載量的增幅高于乘客使用量,NCF就會是正數,進而推高車資可允許調整的頂限;反之,乘客使用量若相對較高,車資或可下調。
去年NCF首次采用時,就因爲NCF達3%,而推高了車資漲幅頂限至4.3%。
理事會受詢時透露,這次整體NCF縮小到1.6%,主要是因爲地鐵NCF出現了負0.2%,明顯低于去年的0.9%,顯示乘客使用量增幅高于承載量。此外,巴士NCF也從去年的2.1%縮小到今年1.8%。
根據陸路交通管理局早前的數據,去年地鐵乘客量增長5.8%,每天平均達330萬2000人次;巴士乘客量則首次突破400萬大關,日均403萬3000人次,增長2.2%。
學者:地鐵間隔時間延長間接控制未來車資漲幅
受訪學者認爲,接下來非繁忙時段的地鐵列車間隔時間將延長,意味著承載量會下降,這將使地鐵NCF進一步縮小,間接控制未來的車資漲幅,也進一步優化資源的使用。
官委議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受訪時指出,地鐵間隔時間延長後,假設乘客使用量沒有改變,將直接促使地鐵NCF繼續下降。
他指出,地鐵NCF縮小,也反映了地鐵出車率已更好地匹配乘客量,使列車資源更加優化使用。
“NCF其實是在陸交局的控制範圍內,它可以讓較少巴士和地鐵穿行,若服務素質退步,一些乘客或會改變出行習慣,總的來說,服務頻率降低或優化服務,可能使NCF下降。但問題是,公衆是否願意接受這個改變。或許公衆甯可要NCF提高,因爲這意味服務較頻密和舒服。”
同是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的樸炳俊博士也認爲,地鐵穿行較不頻密,意味承載量下降,下來地鐵NCF會繼續是負數。
“但單是延長非繁忙時段地鐵間隔時間,還不足以讓整體NCF轉爲負數,因爲非繁忙時段的地鐵使用量也沒這麽高。”
樸炳俊預計,隨著地鐵網絡下來繼續擴大,整體NCF還會繼續是正數,“讓乘客、納稅人和政府共同分擔營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