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發表《跨代之間關鍵社會經濟成果》報告,研究1940年至1979年出生的國人的社會經濟特性。報告指出,隨著升學機會增加和教育素質提升,國人的教育程度一代比一代高。另外,包括雇主公積金在內的全職員工實際月薪中位數,過去近20年也穩健攀升。
與前幾代人相比,今天40多歲的新加坡人不僅學曆更高、工資更優渥,退休儲蓄也更多。數據顯示,40多歲國人的公積金存款中位數,是立國一代在中年時的三倍。
受訪觀察家指出,這是因爲本地全職員工的月薪有所增長,公積金繳交率這些年也不時調高,尤其是低薪國人可獲得就業入息補助。
財政部昨天(10月22日)發表題爲《跨代之間關鍵社會經濟成果》的報告,采用統計局、衛生部和人力部的數據,研究1940年至1979年出生的國人的社會經濟特性。報告根據這期間出生年,將國人細分爲四個世代,即40後、50後、60後和70後。
報告指出,隨著升學機會增加和教育素質提升,國人的教育程度一代比一代高。40後當中,只有22%在中學畢業後繼續升學,大學生僅占7%。相比之下,近八成(79%)的70後擁有中學以上教育程度,大學生更占了44%。
學曆越高,意味更容易找到工作和賺取更高工資。財政部比較了四代國人在40多歲時的就業和公積金儲蓄情況。
其中,70後國人的年齡目前介于40歲至49歲,他們的勞動力參與率去年達到89%。相比之下,立國一代(即50後)在這個年齡時的勞動力參與率是79%,原因是當時有較少女性全職工作。
報告也顯示,包括雇主公積金在內的全職員工實際月薪中位數,過去近20年也穩健攀升。70年代出生的員工,在邁入40歲後的中位數收入是5900元,與立國一代在中年時所賺取的2800元相比,翻了一倍。
國人所累積的公積金存款也一代比一代多。以普通戶頭和特別戶頭爲例,70年代出生者的實際存款中位數達11萬零100元,是立國一代中年時的三倍(3萬6300元)。
分析:退休儲蓄增長速度與工資同步甚至略有超越
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周孫銘博士受訪時說,這顯示國人退休儲蓄的增長速度與工資同步,甚至略有超越。這是因爲幾乎所有人都是全職員工,須繳交公積金。但他關注的是,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爲自由工作者,政府將很難追蹤他們的退休儲蓄情況。
至于收入最低的20%國人,他們的公積金存款的增長遠遠快于工資的增長。在該群體中,今天40多歲的70後普通戶頭和特別戶頭實際存款中位數爲3萬7800元,是立國一代中年時的七倍多(5200元),工資則只翻了一倍。
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謝妮春博士受訪時說,這是因爲,政府自2007年起爲低薪員工提供就業入息補助,幫助他們累積更多公積金存款。
她認爲,要評估每一代人的退休准備,可將他們40多歲時的公積金存款,與政府爲那一代設定的全額存款進行比較。70後的普通戶頭和特別戶頭實際存款中位數,已達全額存款的63%,立國一代則達到61%。
“只要他們繼續工作並每年加薪,再加上複合利率的影響,他們可擁有足夠退休儲蓄來資助基本退休生活。”但她指出,立國一代當中,收入最低的20%國人,在40多歲時的公積金存款只達全額存款的8.7%。“我預計,即使他們工作到62歲,並享有就業入息補助,也無法存到足夠的退休金。”
財政部的報告也顯示,較高的工資和儲蓄讓更多國人得以擁屋。40年代出生者中,76%擁有住宅,這個比率在年輕一代中上升至約85%。
國人45歲時的平均預期健康壽命也增加,從1999年的29年延長至2017年的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