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受全球需求疲弱和電子産品周期下滑的拖累,新加坡的經濟增長料將保持疲軟。一些經濟師則預測,我國今年經濟增長將處于政府所預測的0%至1%範圍的低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下調我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分別下調至0.5%和1.0%,也分別比今年4月間的預測低了1.8個百分點和1.4個百分點;香港的增長率更是被大幅下調至0.3%和1.5%,比之前低了2.4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
該組織指出,受全球需求疲弱和電子産品周期下滑的拖累,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可能仍將保持疲軟。
一些經濟師預測,新加坡今年經濟增長率將處于政府所預測的0%至1%範圍的低端。我國去年的經濟增長率爲3.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下調2019年和2020年亞洲經濟增長預測,預計2019年亞洲經濟增速爲5.0%,比4月的預測低0.4個百分點;它預計2020年亞洲經濟增速爲5.1%,比4月的預測低0.3個百分點。這將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緩慢增速。
該組織昨天在其最新一期《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亞太區依然是增長最快的區域,貢獻了逾三分之二的全球增長。不過,它說:“持續的全球政策不確定性、貿易措施扭曲,以及主要貿易夥伴經濟增長放緩等不利因素,使到亞太區的近期增長前景已顯著惡化,且風險偏向下行。”
報告說:“受扭曲性貿易措施和不確定的政策環境影響,商品貿易和投資增長明顯放緩,正在拖累經濟活動,尤其是制造業。主要發達經濟體寬松的貨幣政策及相應緩和的金融狀況正緩解亞洲經濟體增長放緩帶來的影響,但卻可能加劇該地區的金融脆弱性。經濟前景的外部下行風險包括: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可能進一步深化、主要貿易夥伴增長弱于預期、油價上漲以及英國‘無序脫歐’。地區內的風險包括中國經濟放緩速度超出預期,地區緊張局勢惡化,如日韓雙邊關系,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以及更加頻繁的自然災害。”
該組織預測,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從2018年的6.6%降至今年的6.1%(比之前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到了2020年則進一步降至5.8%(比4月的預測低0.3個百分點)。香港特區料將經曆最嚴重的放緩,今年的經濟增速將放緩至0.3%,而2018年爲3%。4月的預測是在香港政治動蕩加劇之前做出。
報告說:“亞洲的形勢正處于微妙的時刻,全球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從而使亞洲經濟的前景蒙上陰影。亞洲強大的貿易和金融一體化是該地區經濟成功的體現,但也可能成爲脆弱性的根源。盡管肯定存在上行風險,例如中美貿易談判取得突破的情況,但下行風險顯然在此關頭占主導地位,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有可能進一步加劇,甚至可能擴大到其他領域,例如彙率政策以及全球和區域政治風險的上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區副主任喬納森·奧斯特裏(Jonathan Ostry)在周三由該組織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主持的聯席會議上表示,在整個亞太地區,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和油價的不確定性,仍然是最大的風險。
金管局:東南亞明年基建支出料增加
該組織建議各國應利用現有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空間來穩定內需,調整金融政策以確保貨幣寬松不會加大金融穩定性風險,以及推動結構改革,包括放松投資限制、投資人力資本以及縮小基礎設施差距等。
金管局首席經濟師魯賓遜(Edward Robinson)在會上指出,東南亞的基礎設施支出明年有望增加,這個區域能夠使用有針對性的財政支出,來改善基礎設施。
金管局執行署長蔡建明博士則表示,亞洲決策者已務實地推出了應對外彙和資本流動波動的工具和框架。有關當局需要對波動性建立結構性的防禦,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亞洲各經濟體在這方面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