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由國防部提供)
除了投資軍備,海軍總長柳俊泓也強調培訓軍人、充分發掘他們潛能的重要,例如讓海軍人員身兼兩職,除了操作軍備作戰,也負責維修工作。
我國海軍部隊將在下來七年增添多個新的軍備,包括潛水艇、多用途戰艇等,大幅提升防衛能力。其中,無人駕駛的水面偵察艇將于明年底率先投入使用。
配合今天(11月13日)開幕的“海軍在怡豐城”大型展覽活動,海軍總長柳俊泓少將前天在參展的威武級護衛艦精湛號(RSS Supreme)上接受媒體訪問。這是他2017年6月升任海軍總長後,首次接受媒體專訪。
隨著地緣政治環境愈變複雜,軍隊必須保持靈活敏捷,才能保障新加坡的活動空間。但要保持優勢,海軍須克服我國人口生育率下降,軍力縮減的局限。柳俊泓形容這是“重大的挑戰”,而通過投資研發無人駕駛技術,更好地培訓新一代軍人,海軍希望從局限中尋得契機。
柳俊泓說:“試想一下,一整個編隊的無人艇只需一個人操作,那肯定能顯著提高軍隊戰鬥力。采用無人駕駛科技後,我們可派遣船艦執行任務,同時無須讓作戰人員冒險。”
柳俊泓透露,海軍首批無人駕駛遙控水面偵察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s,簡稱無人艇)將于明年底編役,逐步取代巡邏艇和巡海防衛艦,負責海岸線的巡邏工作。不過柳俊泓拒絕透露無人艇的具體數量。
至于今年2月在德國下水的Type 218SG專屬潛水艇測試進展良好,預計2021年底可交付新加坡。全新的多用途戰艇(Multi-role Combat Vessel,簡稱MRCV)則預計2025年交付海軍,2027年投入使用。
除了投資軍備,柳俊泓也強調培訓軍人、充分發掘他們潛能的重要,例如讓海軍人員身兼兩職,除了操作軍備作戰,也負責維修工作。這不但有助節省人力,也讓擁有更高教育水平的新一代軍人得以發揮能力,擁有一個更具意義和更充滿挑戰性的事業。
國人“海盲症”是海軍另一難題
他說:“在很多方面,海軍的迅速發展其實是新加坡建國史的縮影。我國海軍剛設立時只有兩艘木船,少于400人,而且都是志願者,現在卻已大不相同……銘記建國一代的精神非常重要,我們要像建國先驅一樣,成爲這代人的先驅,肩負起開創先河的責任,帶領海軍爲未來做好准備。”
硬件可以更新,人力局限可以克服,但如何讓國人意識到海事的重要卻是又一個難題。他將國人對海事的缺乏關注形容爲“海盲症”,並直指這是海軍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
早期的人漂洋過海到新加坡,生活重心圍繞著新加坡河口,但如今,經濟活動分布全島,人們不再依海爲生,對于海事的關注也相對減弱。
柳俊泓指出,新加坡約九成的進口貨物都是通過海路抵境,就連提供互聯網網絡的光纖光纜也都鋪在海底,因此“沒有大海,就不會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新加坡”。
柳俊泓說:“只有當國人認識到海事的重要,這方面的工作才會得到應得的關注,進而確保我們掌握所須能力,保障我們作爲一個海洋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