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副總裁傅慧玲說:“疫情在1月末迅速擴散擾亂了全球供應鏈並影響制造業。制造商越來越關注疫情的擾亂程度,特別是全球感染率正不斷上升。”
周嶽翔 報道
我國今年2月份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下滑1.6至48.7,且創下自2014年8月以來最大跌幅。
根據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昨天發布的數據,2月份本地制造業結束上兩個月連續擴張而陷入萎縮,這是因爲新訂單、新出口、工廠産出、存貨和招聘自今年以來出現首次萎縮。
若單看電子業PMI,則下滑2.5至47.6,這創下2012年12月以來的最低紀錄,且自2012年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顯示電子業由擴張轉爲萎縮。
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副總裁傅慧玲在報告中說:“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在1月末迅速擴散擾亂了全球供應鏈並影響制造業。制造商越來越關注疫情的擾亂程度,特別是全球感染率正不斷上升。”
PMI是衡量制造業未來表現的指標,指數高于50顯示制造業處于擴張,低于50則是陷入萎縮。
針對2月份本地制造業PMI以及電子業PMI的雙雙回落,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經濟師蔡學敏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強調:“本地制造業疲軟主要是由于供應幹擾造成,並不是需求走弱。”
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則對本地制造業PMI由升轉跌不感意外,因爲這不比中國PMI數據斷崖式下跌來得嚴重。
受到疫情沖擊,中國2月份官方PMI從年初的50驟降至創紀錄低點35.7,而2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則降至40.3,爲2004年該數據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
林秀心說:“這是疫情暴發對中國和全球供應鏈造成幹擾的明顯結果。盡管中國正逐步恢複工廠産出,但仍需要一些時間。”
她預期,3月份PMI數據仍會不穩定,因爲近期可能還有進一步的下行空間,尤其當存貨也跟著下降,關鍵將落在4月份和第二季PMI數據。
蔡學敏則預料,隨著供應幹擾的消散,企業複工並追加積壓訂單,第二季PMI可能出現大幅躍升。
另一方面,金融信息公司IHS Markit也在周二發布2月份亞細安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ASEAN Manufacturing PMI)報告,顯示本地制造業維持萎縮狀態,與SIPMM的結果相似。
IHS Markit的報告指出,新加坡2月份制造業PMI下滑至45.8,是四個月來的最低水平。
然而,若以亞細安整體來看,2月份的制造業卻由萎縮轉爲擴張,爲九個月以來首次好轉。
亞細安2月份PMI上升至50.2,其中新訂單自去年5月以來出現最快增速,但産值卻出現三個月以來首次下滑,就業率則再次下跌。
所調查的七個亞細安國家當中,除了菲律賓(52.3)和印度尼西亞(51.9)之外,其余國家皆呈現萎縮。
緬甸(49.8)在連續15個月擴張之後,略微萎縮;泰國(49.5)創下2018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越南(49)遭受疫情沖擊,出現自2015年底以來的首次萎縮;馬來西亞(48.5)萎縮進一步加劇。
IHS Markit經濟師庫珀(Lewis Cooper)指出,由于産值迄今缺乏增長動力,加上供應鏈的更新又面臨壓力,因此更加擔心制造業是否能好轉。
他說,疫情暴發導致供應鏈斷鏈問題,一方面企業持續減少采購和庫存,另一方面供應商的經營狀況也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