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點燈
突然需要隔離或居家,日常生活用品無著落,全島各民衆俱樂部和聯絡所的許多工作人員于是承擔起各種日常事務,
爲不方便外出的居民代購食物和日用品、派送換洗的衣服,甚至運送母乳……
代購食物和日用品、派送換洗的衣服,甚至運送母乳……自從冠病疫情暴發以來,全島各民衆俱樂部和聯絡所的許多工作人員必須超出平時工作範圍,爲受疫情影響而不方便外出的居民,代辦各種日常差事。
這些看似瑣碎的差事,對確診感染冠狀病毒,或突然接獲隔離令或居家通知的居民來說,是這個非常時期維持正常生活的關鍵。
獨居鳳山區組屋的阿都拉曼(Abdul Rahman,55歲)上個月13日在數名親屬的資助和陪同下,飛往泰國出席親戚的一場婚禮。他17日淩晨回返新加坡後,立即得開始遵守14天居家通知,頓時措手不及。
因患病長期無法工作的拉曼,也是社區關懷計劃的受益人。當時,他家中沒有什麽食物,平時最常來往的親屬和他一樣,都得遵守居家通知,無法幫他購買食品。在社會服務中心轉介下,拉曼聯系上鳳山民衆俱樂部選區經理陳錦榮(37歲),請求對方幫忙買一些快熟面。
陳錦榮受訪時說:“那時拉曼雖只要求我幫他買快熟面,但我考慮到他下來兩周如果每天吃快熟面,會很不健康,于是到超市購買有回教認證的肉類食品,以及蔬菜和水果,方便他在家中准備簡單餐食,讓飲食更均衡一些。”
陳錦榮幫拉曼購買食品和日用品共三次。拉曼很是感激。他說:“之前爲照顧已故的母親,我很多年沒有工作,但照料年長者的知識,我還是有一些。民衆俱樂部如果有適合的志願服務項目,我願意效勞,回饋這份幫助。”
鳳山民衆俱樂部選區辦事處副理事長周俊傑(31歲),上個月則幫助一名從英國返新後確診冠病的居民。這名20多歲的男子在家中遵守居家通知時,出現輕微症狀,他撥打居家通知信件上的熱線號碼,被轉介給周俊傑。周俊傑立即安排該男子到一家公共衛生防範診所(PHPC)看診,過後傳召救護車將他送入院。
周俊傑說:“他3月28日送入樟宜綜合醫院後確診,須轉移到國家傳染病中心。除了身上的一套衣褲,他沒有別的換洗衣物。由于他父母得接受居家隔離,他或許不想讓朋友知道他染病,因此要求我幫他買兩套衣服。我于是到他指定的服裝店買兩套衣褲,親自送到醫院給他。”
兩人不曾碰面,但如今成了朋友,常互通短信。周俊傑常發短信給對方加油打氣。“這位居民如今大致康複了,他每天都說希望能盡快回家,但由于體內仍檢測出病毒,最近剛轉移到新加坡博覽中心的社區隔離設施,繼續休養。”
幫一名母親把母乳
運送到醫院給留醫女嬰
有時,居民迫不得已之下會提出特別的請求。武吉知馬民衆俱樂部的選區辦事處理事長黃錦甯(37歲)上個月就幫忙一名母親把母乳運送到在竹腳婦幼醫院留醫的女嬰。
黃錦甯說,這名母親之前帶著孩子出國,結果兩人都接獲居家通知。幾天後,女嬰開始發燒。女嬰的父親未曾出國,無須隔離,于是帶她到醫院做檢測。但醫院擔心父女倆都感染冠病,要求他們暫時留醫隔離,等待女嬰檢測結果。“這名女嬰喝慣母乳,她的母親擔心她不適應醫院給的奶粉,于是請求我們把母乳送到醫院給孩子。”
黃錦甯義不容辭答應幫忙。“我們建議這名母親把母乳裝入袋子後再放入冷藏箱,方便我們運送。不料,我們上門領取時,放在門外的是一個中型行李箱,相信她還爲孩子和丈夫收拾了好些衣服和其他物品。”盡管如此,黃錦甯和同事三天裏還是分兩次幫忙把這些物品載送到醫院給女嬰和父親。
“我們能理解這名母親這段期間的擔憂,希望盡力爲她分憂。令人欣慰的是,女嬰留醫四天後,檢測結果呈陰性,證實沒有染病,父女倆當天可以出院。”
人民協會發言人受詢時說:“截至4月15日,我們已爲約2400名遵守居家通知的人提供非緊急的醫療協助,以及爲他們派送食品和餐食、安排住宿等。我們也爲30名遵守隔離令的人分配食品及派送餐食,以及協助安排另82人在遵守隔離令期間,入住充作政府隔離設施的國家社區領袖學院。”
民衆俱樂部職員觸角更深入社區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卻也給了人協民衆俱樂部職員將觸角伸入社區的機會,接觸到平時較少聯系的居民。
鳳山民衆俱樂部選區辦事處副理事長周俊傑說,這期間需要援助的也包括居住在私宅的居民。
“早前就有一名獨居公寓的90多歲退休教師,身體不舒服,看了醫生後拿了五天病假,不能外出。他通過病假信上的熱線電話聯系上我們,要求我們代購日常食品。老人家有固定的喜好,要求我們幫他購買特定口味的餅幹、魚圓等食品,也一定要某種牌子的洗碗劑。”
周俊傑後來發現,這名年長者相當孤獨。
他說:“我跑了幾個地方把東西買齊送上門後,他十分感激。我們保持安全距離,在他家門口閑話家常,聊了足足45分鍾。這名老先生堅持獨立生活,包括他在內的不少居民,平時不要求援助,也很少到民衆俱樂部參加活動。這次疫情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平時少聯系的居民,建立新的友誼。”
大巴窯中民衆俱樂部選區辦事處理事長許偉倫(35歲),過去幾周除了幫居民購買日用品、咖啡和打包食物,偶爾也幫居民到綜合診療所領取藥物。“這些差事讓我們更了解居民,尤其弱勢群體的需求,日後能更好地提供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