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布料工廠的黃清春無法給在澳大利亞當牙醫的兒子和本地家人買到足夠口罩時,便動起生産口罩的念頭。
“買不到口罩,我們自己造。”
冠病疫情在我國出現後,市面上的口罩斷貨,開設布料工廠的黃清春(68歲)無法給在澳大利亞當牙醫的兒子和本地家人買到足夠口罩,便動起生産口罩的念頭。
一開始打算直接從台灣購置口罩機,卻獲知最早只能6月交貨,口罩原材料更是難求。有40年紡織經驗的她想到,不如改制更環保的可重複使用布口罩。
“普通人用布口罩,較稀缺的外科口罩就能留給前線醫護人員。剛好那時黃循財部長說要發展在本地制造口罩的能力,我就決定也來盡一分力。”
黃清春設在馬來西亞的工廠生産各種布料,包括一種防水防菌的,這類布料原供貨給成衣工廠。她趕緊花了一周設計口罩樣式,並讓有化工經驗的丈夫李亞水(66歲)負責加強布料的抗菌性能,經營裝修公司的兒子李沛鴻(32歲)則幫忙行銷事宜。
透過貿工部穿針引線,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對口罩進行測試,並給予技術指導。“一開始爲了透氣用了比較薄的布,後來考慮到過濾性,來回調整六七次,終于確定外層是防水的微纖維布料,中層布料經化學處理後能防菌,內層用不經染色的全棉布。反複清洗100次也不影響質量。”
黃清春根據兩個孫輩的出生日期,將口罩命名爲“1929”,並在3月推出市場,産能從起初每天7000個提升至2萬個。李沛鴻除了將口罩給他住在客工宿舍的孟加拉籍員工應付燃眉之急,也捐贈超過2000個給其他客工宿舍。
李沛鴻與妻女、姐姐及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他說制造口罩的新嘗試拉近一家人的距離。“以往各有各的事業要奮鬥,最近大家每天圍繞著口罩有共同目標,從早忙到晚,有說不完的話題,很累但也很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