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些年來,家庭教育中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
父母要給孩子愛和自由、給孩子空間和權利;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和孩子做朋友。
這種說法聽起來沒有任何的問題,反而傳遞著父母民主、開明的思想。這是一種極大的進步,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就真的是正確的嗎,父母真的適合和孩子做朋友嗎?
網上流傳一段視頻,讓無數當爹媽的人看不下去了。
視頻裏面一個12歲的小男孩弄壞了商店裏面的物品,媽媽幫他賠償了店裏的損失,之後媽媽就教育他,可是孩子當場竟然對媽媽動起手來,在扭打過程中孩子還用雙手死死掐住了媽媽的脖子!
同行的朋友見狀上前阻攔,媽媽又趁機用筷子狠狠打了孩子兩下,本以爲兩人已經被分開,可是沒想到隨後母親又和孩子扭打成一團,雙方互不相讓,場面一時混亂不堪。
複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說:“我不相信教育是快樂的,請別再以愛的名義對待孩子。優秀的父母,不會在孩子未成年之前跟他做朋友。”
如果我們只強調朋友式教育,而疏于對孩子的管教,結果就是造就出一個不尊重權威、沒規矩、沒教養、自私自利的人。
這樣的孩子,以後在學校和職場都會受更大更多的打擊。
02
父母和孩子要有界限感,就是在各自的邊界裏做好各自的事情,作爲父母要守住父母邊界,幫助孩子確立規則意識,這才是對孩子未來最大的負責。
“孩子還小,這些規矩等他長大了自然就懂了。”這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禅,但是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如果從小不教育孩子遵守規矩,可能他會變成人人厭煩的熊孩子,等他長大進入社會以後就會對社會規則産生漠視,甚至是觸犯法律。
美國著名的兒科醫生和發展心理學家雷澤爾頓教授在他的著作《給孩子立規矩》裏指出:“在嬰兒七八個月的時候,就需要給他們立規矩了。”
近幾年,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新聞,一些孩子離開父母,進入大學後就開始熬夜成瘾、瘋狂打遊戲、沒法按時修完學分被學校勸退。這些父母眼中的優等生、好孩子,因爲沒學會自律,連畢業都成了問題。
大家可能覺得這是危言聳聽,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樣一組數據:2017年,清華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大等一流學府,不能正常畢業的孩子占到學生人數的10%左右,也就是說,這些天之驕子,每10 個人中就有1個人不能正常畢業。
看到這裏,你是不是對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從小給孩子立規矩,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呢?
03
大道理都懂,但是立規矩這事,真正執行起來很多父母還是很頭痛,很多家長會說,我也給孩子立規矩啊,但是爲什麽總是不管用呢?
那我們要好好地去反思一下,我們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是不是走入了以下的幾個誤區:
1. 利用大人的權威,強迫孩子聽話,卻忽略了讓他意識到規矩本身的公平性。
2. 一看到孩子在做壞事,就忍不住要用吼叫、賄賂、威脅等手段來快速消滅這種行爲,並且越快越好,這其實是速成心態在作怪。
3. “我不管你了、我不要你了。”這種大人和孩子賭氣、記仇式的口頭禅在育兒過程中也很常見。這種情況下,家長費的功夫不少,但不一定有效,還可能適得其反,孩子的壞行爲、壞習慣也會更多。
4. 大人語言表述不清晰,孩子沒能聽明白,又或者父母表情,身體等傳遞出來的信息語言不一致,導致孩子並沒有領悟到大人的真正意圖。
5. 規矩前後不一致,這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于是他們不斷地做不當行爲來試探大人的底線,
6. 夫妻之間育兒觀念不一致,甚至存在矛盾和沖突,將給孩子反複做不當行爲創造更多的條件,而孩子一旦發現對方和他站在一起來對抗另一方,很可能更加有恃無恐。
04
立規矩,其實就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通過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幫助他成爲一個自律的人,建立起受益一生的內在規則。
兒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說: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同樣,建立在規則上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至于立什麽規矩,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孩子,立的規矩和界限都各不相同。 比如有家長要求孩子尊重長輩,不能和大人頂嘴,也有家長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偶爾頂撞大人也沒事。
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的准繩,在我看來,不論是立什麽規矩,最主要的是把握好三個原則:
1)家長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體會他們不聽話背後的原因。
孩子出現不當行爲,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們故意想和大人對著幹,這時候家長就要先問清楚原因,再根據具體行爲進行有效制止。
大人不甩鍋,也不替孩子背鍋兒,而是和他一起承擔後果,通過實際行動幫孩子理解自己的不當行爲與所造成的影響之間的關系,最終引導他,主動反思,改變自己的行爲。
三歲的果果趁著媽媽不注意,把餅幹和玩具拿到床上去了,還把餅幹屑弄得床上到處都是,媽媽把果果從床上抱下來,面對面坐好後,跟他說:“果果怎麽把餅幹拿到床上來了?”
果果說:“我的機器人餓了,他要吃餅幹。”
媽媽說:“哦,原來是機器人想吃宵夜了,但是機器人不可以在床上吃餅幹哦,餅幹屑會掉在床上的,你知道嗎?傳說有一群愛吃餅幹屑的小飛蟲,夜裏它們會來偷吃你床上的餅幹屑,吃飽了它們就有力氣把你和你的機器人擡走了喲,明天早上你醒過來就看不到媽媽了。”
果果聽到了很開心地說:“哇,我可以飛啦,好開心喲,但是明天早上不能見到媽媽了,我還是很難過的,那我現在就把餅幹屑都打掃幹淨吧!”
2)與孩子産生情感連結。
當孩子因爲犯錯處于憤怒、恐懼等強烈情緒和壓力之下時,孩子關于理性的大腦是無法運作的,他會失去理解和思考能力。
在這時候,父母首先需要安撫的是孩子的情緒,與孩子産生情感連結,進入孩子的內心,用愛和溫暖去感受孩子的情緒,與孩子産生共鳴,從而激起孩子對我們的信任感。
經典繪本《我永遠愛你》中就有這樣的對話:
阿力:“如果我把枕頭弄得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把羽毛收拾起來。”
阿力:“如果我把畫畫的顔料灑在妹妹身上,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
這個故事中的媽媽做得特別好,她不厭其煩地保證,“我永遠愛你”,同時又不忘強調:孩子,你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你要盡可能想辦法恢複或彌補因爲你的所作所爲而帶來的後果。
3)大人和孩子一起協商制定規矩,並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和孩子共同遵守。
在不損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和自由選擇的權利,加強孩子對規矩的理解和認同,和孩子一起協商制定規矩,這樣制訂的規矩才更具有執行力。
規矩是給孩子立的,更是給自己立的,所以制定好規矩以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比如你要求孩子不能看手機、玩遊戲,那你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整天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打遊戲;你要求孩子每天閱讀一小時,那麽你也該拿起書本看看。
要知道,孩子是很聰明的,如果大人總是言行不一,孩子就會學會鑽空子,使你的規矩形同虛設。
05
管教很難收到來自孩子的感激,直到他們自己經曆了爲人父母的酸甜苦辣,才會理解當初父母對他們的用心良苦。
給娃立規矩這條路很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並且大多數時候,還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兒,這就需要父母跟孩子不斷地溝通、磨合,這個過程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孩子哭鬧、反抗,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我們要允許孩子哭鬧,接納他們的情緒,也要堅定信念——立規矩並不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爲了控制孩子,而是基于對孩子的尊重和愛,讓孩子知道爲人處事的界限,成長爲更優秀的人。
作者:曉曉,85後職場媽媽,一名喜歡文學的理科老師,希望用文字記錄孩子的生活點滴,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