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將同貿工部長陳振聲聯合領導新成立的“數碼轉型跨部門委員會”,優先確保國人有穩定優質的就業機會,及協助中小型和微型企業如攤販走向數碼化。
快速的數碼化進程讓好些未適應新科技的年長者,因害怕被排擠甚至掉隊而感到焦慮。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指出,數碼化只是改善生活質量的方法,旨在提供年長國人更多便利,政府不會剝奪他們既有的非數碼選項。
易華仁11日透過視訊接受媒體訪問,說明我國下來的數碼轉型計劃。由于工程規模浩大、業務繁雜,易華仁宣布將同貿工部長陳振聲聯合領導一個新的跨部門委員會,以協調和監督各部門推動的數碼化工作。
數碼轉型跨部門委員會(Ministerial Committee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工作重點,是優先確保國人有穩定和優質的就業機會,以及協助中小型和微型企業如攤販等數碼化。易華仁說,跨部門委員會雖尚未召開正式會議,但已成立秘書處,相關部門和機構官員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工作。
隨著冠病阻斷措施進一步放寬,跨部門委員會的下一階段重心,則會放在協助年長國人掌握數碼科技。然而,自政府公布數碼樂齡計劃(Seniors Go Digital)以來,部分未跟上科技步伐或沒智能設備的民衆,對相關計劃表示擔憂。好些國會議員就呼籲政府爲年長者提供更多援助,包括保留非數碼化選項。
易華仁說,有些人或許認爲政府正“不顧一切”地急于進入數碼化時代,甚至不惜讓落在後頭的國人掉隊,但他澄清情況並非如此。易華仁表示明白年長者的顧慮,也承諾協助解決他們的問題,但他相信年齡不是障礙,重點在于心態,“這並非我們能力所不及的事,但須要下一番功夫”。
“這些數碼化措施是爲了給年長者提供更多選擇,不管是在獲取資訊、與家人溝通,還是交易或支付方式。數碼化不是要剝奪他們既有的選擇。到頭來,如果數碼化的過程太困難,我們還是會爲他們保留非數碼方案。”
數碼樂齡計劃的目標,是在明年3月前,協助10萬名銀發族掌握數碼技能。易華仁指出,當阻斷措施進一步放寬,政府透過新加坡數碼轉型辦事處(SG Digital Office)招募的1000名“數碼大使”,將能深入基層並設立社區節點,隨時爲年長國人提供咨詢和指導。
盡管我國各群體之間在網絡使用率上的數碼差距已逐年縮小,但社會中較高齡弱勢群體在電子支付等數碼科技的運用上,與其他群體仍有一段距離。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去年針對本地資訊通信設備使用習慣發表的年度調查顯示,年滿60歲人口中使用智能手機掃碼付款者僅占6%,較全國平均的26%少很多。
建構多語言版本應用 加強年長者使用科技信心
爲加強年長者使用科技的信心,易華仁透露,當局正與不同付款平台合作,建構多語言版本的應用,或是增添語音提醒功能,通知用戶交易完成。
要全面落實“數碼包容”,易華仁認爲年長者的家人可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家人有時也能多展現耐心,像是兒孫們能幫忙讓整個學習過程更豐富有趣,而不是當考試來應付。”
“我們不該低估年長國人轉型的能力。事實上有很多例子證明,有很多年長者不但成功適應,而且不斷力求上進,有的比我對科技還更娴熟。”
結合興趣與數碼元素 年輕人可發展出新優勢
冠病疫情下的數碼化浪潮中,資訊通信科技産業可成爲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但這不意味年輕人非得放棄夢想,從事與科技相關的工作。不過,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認爲,每個領域或行業都該具備“數碼面向”,年輕人應把握此次轉型機會,將興趣與數碼元素相融合,發展出新競爭優勢。
易華仁11日透過視訊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時,勾勒我國的數碼化轉型進程。
易華仁本月初在國會參與堅毅向前預算案的辯論時曾提及,冠病疫情雖導致就業前景黯淡,但當中仍不乏亮點,譬如我國資訊通信科技(ICT)領域,在今年第一季就增長了3.5%,共創造1100個就業機會。
易華仁指出,雖然ICT産業本身深具潛力,但ICT需求早已滲透各行各業,不論零售、餐飲或金融業都需要數碼策略。
他進一步以藝術和娛樂行業爲例說,在傳統的模式中,表演者會在劇院或音樂廳現場演出,但如今許多表演者都透過線上劇場或音樂會,與觀衆和支持者互動。“我如果是表演藝術工作者,沒錯,技藝依舊是我的工作核心,但如果要透過新模式開拓觀衆市場,我就得懂得如何使用相關技術,而這仍然是表演工作的一部分。”
易華仁認爲,每一個行業都需要一個“數碼面向”(digital dimension),年輕人不必放棄理想,而是乘著這股數碼化趨勢,將興趣與數碼元素相結合,發展出新優勢。“我不認爲數碼化會阻礙我們追求理想和夢想,事實上,我認爲數碼化能成爲我們實現理想的重要推手,爲我們提供更寬廣和自由的發揮空間。”
爲把握ICT産業的良好勢頭,由易華仁和貿工部長陳振聲聯合領導的數碼化跨部門委員會,將優先確保國人得到優質的工作機會。
政府已宣布擴大企業主導培訓計劃,與科技和非科技公司合作,力求未來兩到三年內,在優質的科技崗位上,如數碼營銷、軟件工程、網絡安全和數據分析等,讓3000名國人接受入職培訓。同時,當局也將爲40歲以上的中途轉業者,提供2500個入職培訓機會。
但易華仁也體認到,接受入職培訓的國人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到位,因此對于急需特定科技人才的企業,政府會“合理地評估如何運用外來人才”以補足這個技術缺口。他說:“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整體上對我們所有人都有利。”
至于如何確保企業的數碼化進程可長可久,不淪爲因應疫情的短期應急戰略,易華仁有信心,一旦企業嘗到數碼化所帶來的初步成果,就能體悟到數碼化的無限潛能,“我不認爲他們會再完全回到以前的狀態”。